微信上线“灵魂”表情包,聊天表情包藏着多少小秘密?( 二 )


比如在“微笑”表情刚刚创建的时候 , 画图人试图表达的可能只是单纯“微笑”之意 。 但在后来的使用中 , 有人意识到这个表情会让人联想到蒙娜丽莎的微笑 , 或是皮笑肉不笑的假笑 , 随即把这种衍生义加入了“微笑”表情的解码之中 , 又分享给了更多网友 , 新的含义便成了一种约定俗成 。
而之后更多表情包 , 在创建的时候就已经根据网友复杂的解码方式 , 采用了相应的编码方式 。 比如各类楚楚可怜的动物表情包 , 或是面目狰狞的暴走漫画 , 使用者并非真把自己当做动物、或是表情扭曲 , 只是借此表达一种“你懂得”的情绪 。
但显然 , 刚刚借由智能手机进入互联网世界的父辈并没有习得这套解码方式 , 于是只能从最符合日常逻辑也最直接的方式进行理解 。 误会便由此而生 。
英国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曾经提出过一个“科技三定律”:“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 , 都是稀松平常的 , 是世界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 , 都将会是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任何在我35岁以后诞生的科技 , 都是违反自然秩序的异端” 。
表情包的解码方式同样如此 , 在我们看来稀松平常的理解 , 在父辈眼里已经是“违反自然秩序的异端 。 ”不过好在有些表情仍然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 保留了它最原始的含义 , 因而永远不会造成误解 , 比如“玫瑰”、“龇牙”、“握手”和“抱拳” 。 虽然它们因此被看做是“老年表情包” , 但是在和长辈、领导的沟通中多多使用 , 绝对是最安全保险的方式 。
通“哈”膨胀
要发多少个“哈”字才能证明你真的在笑?
不知从何时起 , “哈哈哈”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带任何感情的语气词 。 “哈”是质疑和反问;“哈哈”是敷衍和无聊(甚至还带有“呵呵”般的嘲笑) , “哈哈哈”是皮笑肉不笑的礼貌 , “哈哈哈哈”才是有点意思……因此前文提到的“2020年郑州市高中骨干教师培训会”上提出 , “哈”的数量必须大于5 。
精通经济学的网友 , 将这种现象命名为通“哈”膨胀 , 就像我们手中的人民币一样 , “哈哈哈”也越来越不值钱了 。
这其实是语言学中常见的“词义弱化”现象 。 比如曾经的“姑娘” , 已足够表示“形象美好的少女” , 而现在的“美女” , 不过是对任何一个女性的礼貌称呼 。 “仙女”曾经是高高在上触不可及的仙界人物 , 现在叫你一声“小仙女” , 也只是为了表示亲切 。 要形容一位女性真的美丽 , 可能要加上一串貌若天仙、倾国倾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才足够 。 也难怪粉丝们为了形容偶像的“神颜”要使出毕生绝学:想在哥哥挺直的鼻梁上滑滑梯、想在哥哥卷翘的睫毛上荡秋千……
微信上线“灵魂”表情包,聊天表情包藏着多少小秘密?文章插图
“通哈膨胀”同理 , 大抵源于一种平均礼貌程度的水涨船高 。 在社交网络中 , 本来看不到任何表情、听不到任何语气 , 为了避免文字表达的生硬 , 也为了显示亲切友好 , 人们会习惯性地加上一些语气词 , 如“呀”、“呢”、“哈哈”来缓和语气 。 可是当“哈哈”成为普通语气词时 , 想表达好笑就要使用“哈哈哈” 。 当所有人都明白这条规则之后 , 再看见“哈哈”就知道不是真的好笑 , 而只是一种礼貌 。 当对方知道你仅是表示礼貌之后 , 此时再用“哈哈”就显得不够礼貌了 , 只好再加上一个“哈” , 用“哈哈哈” 。 可是当“哈哈哈”成为普通语气词时 , 想表达好笑就要使用“哈哈哈哈”……如此循环往复 , “通哈膨胀“便一直持续 。
除了“通哈膨胀”之外 , 其他的表情包也在贬值、甚至变味 。 不信你仔细观察一下近来人们对“愉快”表情的使用 , 是不是越来越像曾经的“微笑”了?连发三个就意味着——我很生气 , 但还是努力地保持礼貌和微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