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不可复制的传奇,东风、巨浪、神舟都与他相关,是航天四老之一


航天|不可复制的传奇,东风、巨浪、神舟都与他相关,是航天四老之一
文章图片
航天|不可复制的传奇,东风、巨浪、神舟都与他相关,是航天四老之一
文章图片
航天|不可复制的传奇,东风、巨浪、神舟都与他相关,是航天四老之一
2011年11月23日 , 10年前的今天 , “中国航天四老”之一黄纬禄逝世 , 享年95岁 。 他的一生是不可复制的传奇一生 。
当世界上第一次出现弹道式火箭时 , 黄纬禄正在伦敦大学攻读无线电专业 。 一天 , 德国法西斯向英国投下了V型导弹 , 因为晚去实验室半小时他幸运地躲开了这次爆炸 。
英国人不甘示弱 , 很快研制出了能够打掉V1的喷气机 。 随后 , 德国又改用了V2 , 虽然速度很快 , 但是命中率依然没有提升 。 某天 , 黄纬禄得知了伦敦博物馆有一枚没有爆炸的V2 , 他当即前去观看 , 成为了最早见到导弹的中国人之一 。
1947年 , 获得了硕士学位的黄纬禄心情激动地踏上了故土 。 新中国成立后 , 他来到了中国导弹研制机构 , 开始了隐姓埋名的“导弹人生” 。
在拆卸苏联的P-2导弹时 , 他通过所学知识搞清楚了导弹控制系统 , 任务随之而来:他要带领一群刚毕业的、毫无导弹理论基础知识的大学生在尚不可知的领域里做出成绩 , 这绝非易事 。
星光不负赶路人 , 黄纬禄和同事们的艰苦努力终于取得了回报 。 1960年11月 , “东风一号”发射成功 , 在他们的瞩目下 , 我国导弹事业有了零的突破 。 不到四年 , 由我国自主研制的“东风二号”腾空而起 , 中国的导弹史从此又翻开崭新一页 , 这是中国人的骄傲 。
黄纬禄同大家并肩作战 , 加速了中国导弹研究的进程 , 不少外媒也对此惊叹不已 。
1970年3月 , 在周恩来的指示下 , 黄纬禄临危受命 , 接手了给核潜艇配套的新型运载火箭和导弹研制工作 , 成为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巨浪一号”的总设计师 。
他从头开始学 , 用的是百米冲刺的猛劲 , 和大家一起为新的目标奋斗 。 1982年是他们研制的新型导弹首次进行潜艇水下发射试验的关键年 , 黄纬禄为了成功跑好这“最后一公里” , 不顾胃溃疡的疼痛日夜坚守在现场 。
10月12日 , 潜地导弹如同蛟龙沸腾了渤海的海面 , 岸上的军民欢呼雀跃 , 这枚潜地导弹就是“巨浪一号” , 它的发射成功让我国拥有了应对核威胁与核讹诈的有效反制手段 , 中国人的脊梁从此挺得更直 。
然而科学的道路是崎岖陡峭的 , 黄纬禄的身体因长期劳累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 “巨浪一号”发射前的两个月里 , 他的体重骤减20多斤 , 降到了100斤出头 , 同事们都说他是在“剜肉补导弹” 。
1999年 , 23位“两弹一星”元勋齐聚一堂 , 他们改写了中国的历史 , 创造了祖国的未来 。 被称为“航天老总”的黄纬禄在晚年仍然牵挂祖国的导弹事业 。
他的家有时会变成大讲堂 , 航天系统的研究人员们经常登门求教 , 还有附近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也会上门学习 , 黄纬禄身体虽然已经很虚弱 , 他也会让子女给自己穿戴整齐 , 以最好的面貌面对大家 , 传授知识 。
【航天|不可复制的传奇,东风、巨浪、神舟都与他相关,是航天四老之一】
每到重大的试验节点 , 他也常常来到现场一线进行指导 , 参与载人航天的“神舟计划”讨论 , 发挥自己的余力 , 为大家出主意、想对策 。 在黄老逝世前几个月 , 中国航天集团总经理许达哲前去看望他 , 告诉了他导弹的最新研制成果 , 他欣慰地说:“希望在你们身上!”
是的 , 希望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