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总是胡思乱想,怎样控制自己的思考
脑子总是胡思乱想?想要控制自己的思考?今天我来主要分析一下左脑型焦虑的思维模式,如何应对和训练它,用什么方法更有效一些。
如果说右脑型焦虑是联想得比较多,那么左脑型焦虑就是思考得比较多,胡思乱想多一些。当然,善于思考爱动脑筋是好事,但是过多的想法很可能成为一种心理上的负担,让你焦虑,让你胡思乱想得停不下来。这就是你的左脑带来的麻烦。你不知道是自己思考的方式出了问题,还是问题出在别的地方,总之,结果就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效率非常低。
给大家举个例子:
有一位大学生朋友小刘,他准备到国外深造留学,去留学之前找到我,告诉我说:他经常思考很多,感觉脑子很累,但这些问题似乎又都是不能不想的。这个说法很模糊,所以我就让他举个例子,举个当天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他说:他和父母一起出门,打算去一家商场采购点留学要带的东西。怎么去那个商场,他和他爸妈的意见很不一致,他很不开心。他爸妈想坐公交车去,毕竟家门口就是公交车站,很方便,他呢,想打车去,一家三口人呢,路程又不远,公交车还得等呢。
这个问题,旁观的人一听就明白了,不过是打车和公交车的差别,路途很近,车费差不多,那他为什么觉得脑子累呢?所以我又问了他:打车、坐公交车,两种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吗?他回答说: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大概差10来分钟。
听起来,你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相差10来分钟,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他很在意,这就是他的问题所在:无论大事小事,他都习惯于开动脑筋,去思考哪个是最优方案,或者最佳解决方法。
小刘这种情况就是左脑型焦虑的一种。一般说来,左脑型的大脑常常容易进入思维的陷阱,出现一些固定的思维模式,这些模式和倾向主要有五种:
第一种,负面、悲观的思维模式:认为自己总是会失败,总是碰到不好的事,凡是都往坏的方向想。
第二种,担心倾向:总担心考试会出错,担心考试期间生病。
第三种,强迫倾向:总是花很长时间去思考问题,比如考试场景、不愉快地场景,不能停止想象疾病,书桌不整齐就会非常不开心,等等。各种想法很粘滞,在脑子里怎么也甩不掉。
使用App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App中查看
??App内查看|您的不幸就在于,您太热爱人类了。
???
■在你决定控制之前,首先你要先了解这些困扰你的“胡思乱想”会否能为你带来快乐,如果答案是“会”,那么就不需要太刻意地去控制。
Q1:为什么这样说呢?(`?ω?′)
A: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我们精神机关的基本促进动力,来自没有得到满足的愿望或者没有得到平息的激动。而在这时候,我们的大脑便会释放由此而产生的未满足感(不快)的愿望,来消解紧张和压力,让我们自身得到快乐。
太在意或者过度渴望压抑这种行为,反而有可能会为你带来更多的焦虑感和负面情绪。因此,如果胡思乱想能为你带来快乐和满足感,那么我们首先能做得是尊重它,理解它是在保护着你,不必过于刻意地压抑这种不由自主的大脑行为。
Q2:这时候,你可能会想:不控制胡思乱想,那不就浪费了时间了么?
A:这需要看你是从哪个角度上去判断。
当我们有这个想法时,其实就是我们人格中理性部分的“自我”,正在力图控制非理性的“本我”追求快乐的原始冲动,力图让你正视外部的事实条件和社会现实状况,并接受现实的制约。
这种情况,其实也就是佛洛依德所提出的“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在互殴。
是的,互殴。这词没用错。ヾ(??▽?)ノ
图片源自Unsplash
一般来说,“现实原则”与“快乐原则”都是相对立的。但在实际上,我们最终还是以快乐为目的,只不过是考虑到现实的条件,大多人都会控制本能冲动来避免痛苦。但其实这种行为,也是与获得快乐是相同的。所以,佛洛依德始终认为:“现实原则”与“快乐原则”不可偏废,两者保持平衡是精神健康的条件;否则将导致精神病。
毕竟,个体想要维持生存,就必定会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人格中的“自我”会不断引导我们遵从现实原则,协调本能与现实的关系,合理地延缓与减轻紧张释放、欲望满足,以减弱与社会现实的冲突,保持与环境的和谐。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Q3:那么,我们该怎么在“自我”的引导下,减少胡思乱想呢?
A:不要令自己的生活过于的重复化,也不要令自己过于的清闲。
“自我”属于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遵循现实原则。当“自我”和“本我”展开拉锯战时,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让自己的生活多一些新鲜的色彩和刺激,能更好地保持两者的平衡。
除此以外,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也多注意归因的“多元化”。不要过于简单地只从自身找问题,不断对自己进行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而是更客观地从“外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自我的审视。
要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也包括我们自身,其发展都有它自己的规律,但是我们的心却会给现实的事物加上很多期望和控制。无论期望和控制是否达到或成功,这都会让我们的情绪起起伏伏,并带来焦虑感。
而若发现自己无法摆脱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那么,我们不妨尝试着合理地表达出自己的情绪,而这情绪不限定是要开心、积极一类的正面情绪,合理表达不满、拒绝、不认同、愤怒等负面情绪也是可以的。(`?ω?′)
图片源自网络,本机构号非专业吸猫号
请别认为“愤怒”“拒绝”等行为是可耻的。情绪并不分好坏,所有情绪都是内心的一种表达。如果我们学不会正确并合理地表达情绪,那么这种无法传递出去的情绪被不断压抑累积,积重难返,就很可能会拖垮一个人健康的心理功能,并会被抑郁情绪所吞噬哦!
然后,需要提到的一点是:
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发病后,脑中也总是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异常。如果是属于这种情况的话,则建议采用自我刺激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如在胡思乱想时,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书读,或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忘却痛苦的事情。这样就可以防止胡思乱想再产生其他病症,同时也可增强你的适应能力。不过最好的方法,自然是到当地具备资质的三甲医院中,进行专业的治疗啦QWQ千万不能讳疾忌医哦!
图片源自网络,本机构号非专业吸猫号壹心理专栏作者|Gabriel
更多专业的心理学文章和回答,请关注:壹心理-
感恩一路有你,如果喜欢,欢迎点赞收藏评论3连击哦(〃\u0026#39;▽\u0026#39;〃)
■被自己的胡思乱想困扰,无法集中精力在你需要想的事情上?不要担心,正念能帮助你将自己拉回现实,专注于此时此刻。
学堂君也曾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所做的事情上,脑海中总有无数的小电影在乱序播放,昨天前天上个月发生了什么,接下来又有多少个deadline在等着我,A老师说过什么搞笑的段子,B同学和C同学是不是关系不错……自己的心在过去将来的无限循环之间飞速盘旋,被焦虑恐惧担心愤怒包裹地密不透风,唯一忽略的就是此时此刻自己所做的事情。
后来接触正念呼吸练习才发现,只要一个全神贯注的深呼吸,给予自己的鼻腔、气管、肺部和小腹以全然的觉察,并且关注每一秒钟自己的身体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就可以很自然地把自己拉回到现实,拉回到此时此刻。自己的焦虑情绪也会有所减轻,因为我能够看清楚在应对焦虑时自己身体的反应和思绪的产生,接纳并且觉察情绪的起起落落,像旁观者一样观察情绪的起伏而非深陷其中被情绪左右。如此一来,焦虑、痛苦、烦恼、担心依旧在那里,但是自己却不会因为这些情绪的产生阻碍正常的思考和行动。
当我们处于不正念的状态时,就像是电脑屏幕被调低了分辨率,我们看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像是眼前蒙了一层灰。
这是在哈佛大学教授的正念课上听到的比喻,也让学堂君第一次被正念(mindfulness)这个概念所吸引。有人可能会调侃说,如今我们即使不在眼前蒙灰,雾霾也已经让我们伸手不见五指。因为我们曾见到过晴空万里的样子,所以会抱怨雾霾的污浊;但是如果我们已经习惯了与自己的身体失联,习惯了压抑真实的情绪和想法,我们是否还会去追求一个清明的内心世界?
无论是出于好奇心还是偶然点开,既然你此时此刻看到了这些文字,就应该有自己的原因。请不要着急往下滑动屏幕。
停下来观察一下四周,当下的自己处在一个怎样的空间里?你的周围有什么人?你能听到什么声音?你的身体又处于一个怎么样的状态?无论你想到了什么,都不要去刻意阻挡,让它自由自在地流淌就好。现在,请把注意力温柔地带到自己的身体,全神贯注地进行一次深呼吸。吸气,感受一下空气经由鼻翼到达气管、肺部时身体的感受,空气是冷的还是热的,是否能够感受到它的湿度?呼气,感受一下当慢慢吐出这口气时腹部的肌肉有什么样的变化,吐出的空气与之前吸入的有什么不同?再一次深呼吸,感受一下自己此时此刻脑海中又冒出了什么样的想法和情绪,无论是什么,你都能在呼吸时间把注意力回到自己的身体。吸气,呼气。
进行完这一系列的觉察和关注之后,你是否感到脑海中纷繁复杂的背景音也调低了一些?那么请感谢自己留出这两秒钟的时间,给自己的身体一个真诚的问候。
何为正念?从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StressReduction,MBSR)的创始人JonKabat-Zinn教授1979年为麻省医学院开设减压诊所,到牛津大学临床心理系MarkWilliams教授开创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CognitiveTherapy,MBCT),再到正念逐步得到心理学界、教育界、商业界等领域的广泛关注,有关正念的培训讲座、工作坊和研究目前已风靡全球。很多研究发现,正念训练能够降低人们的皮质醇水平和血压,提高免疫反应,甚至影响大脑结构。正念及冥想训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慢性病患者减轻疼痛和压力,帮助企业高管缓解工作疲劳、提高创造力,帮助学生提高专注力和记忆力。
在学堂君看来,正念的核心就是看清楚,看清楚自己的情绪和想法,看清楚自己每时每刻身体的感受,看清楚外界世界和自己的联结。那么如何才能看清楚?正念告诉我们,要“带有目的地、不评判地对此时此刻进行觉察和留意”。还是觉得太抽象和高深?你只需要记住并且实践下面这三点:
有目的明确自己想法和行为的初心是什么,意图是什么,这种对于初心的思考其实也是对内心想法的充分觉察。
2.不评判
尽量避免用先前的经验给事物贴标签,从而给自己带来直接主观的判断;而是能够利用自己认识事物的能力,带着一颗好奇之心审视周围的事物。
3.此时此刻
不过分沉浸在过往之中,也不对未知的事物报以过多的期待和担忧,而是让自己的心停止飘忽不定的状态,回到此时此刻,回到自己生命存在的地方,充分感受当下流淌着的每一分每一秒,自己以及周围的世界都在发生些什么。
如何正念?练习正念不是知识的习得,强调理解和记忆。正念训练更像是训练一只动物,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从原有模式中挣脱出来,慢慢习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以重点在于坚持和反复。
下面是正念减压疗法中非常经典的两个小练习,目的是提高自己对身体和外界事物的觉察。请你在阅读和练习时尽量把自己的注意力温柔地带到自己的呼吸,带到自己当下身体的状态,并且感谢自己,能够在百忙之中抽时间照顾自己的心。
正念进食你可以给自己准备一个体积较小的食物,比如葡萄干、话梅或是水果糖,先不要急着吃下去,用手感受一下,这个小东西放在自己的手掌上有什么样的感觉,能够感受到它的重量吗?
用手去轻轻捏一下,感受一下它的软硬和温度。选择一只手的两个手指,把这个小东西放到自己的眼前。看看它的表面,感受一下它的颜色,外形,轮廓。把它放在光下,看看跟刚才看到的会不会有什么不同。然后把它拿到耳边,听听这个小东西会不会发出什么声音,如果左耳听不到可以换右耳,轻轻地摇晃一下是否能够听到有趣的声响。
- 为啥人运气好的时候总是一直好
- 求解答,为啥家里总是出现黑色颗粒?
- 终于有了喜欢很久的一个男孩子的微信,他似乎已经不记得我,微信聊天也总是很久不回,下一步咋办呢
- 在家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而堕落,该咋办
- 为啥人总是在过生日后期待生活会有所改变
- 每天上学总是很自卑,很郁闷咋办
- 钱够却总是舍不得花出去,只想看着卡里钱在增长才行,咋办
- 总是觉得碰见有人阴阳怪气,指桑骂槐地教育我,戳破她,她还不承认咋办
- 为何每年的三月份心情总是异常的烦躁
- 学习不好总是被打骂,咋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