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样欣赏交响乐、歌剧、美声这些古典音乐( 二 )
只推荐一部,肯普夫/柏林交响乐团两个原因:1肯普夫作为20世纪贝多芬最佳演绎者之一,演绎贝五的富丽堂皇,再合适不过。2肯普夫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把如此坚毅,冷峻,苦难的贝多芬,演绎的辉煌灿烂的大师3最正的血统(肯普夫是普鲁士人),与柏林交响乐团合作。拉赫马尼洛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这个问题,我在前面的问题已经谈过,大家可以看一下:如何评价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逆魂笑笑生的回答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同样,只推荐两个版本:阿格里奇/达特奥伊特版本阿格里奇/阿巴多版本下面版本,在网易云音乐上有,链接是:网易云音乐听见好时光阿格里奇作为钢琴史上最具性格的女性大师,演奏风格极其奔放,被人们称为“音乐的女大祭司”;技巧过人的她,音色铿锵有力,光彩夺人,演绎柴可夫斯基,简直是天作之合。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
推荐两个版本:1齐默尔曼版本2鲁宾斯坦版本作为20世纪诠释肖邦的第一代言人,鲁宾斯坦必须上榜,但光从肖钢一一首曲子来看,齐默尔曼基本可以与鲁宾斯坦并驾齐驱,都非常推荐。好了...推荐了如此多,最后写几句话:1听古典音乐,一定要极其耐心——即使一开始不容易接受,但是慢慢听,反复听,基本上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风格和曲目,基本没有例外。2室友说,自从开始喜欢古典音乐,整个人的心宁静了不少,原来急躁的情绪都有所缓解——古典音乐的治愈功能,自古有之,它的优美高贵,实在是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最缺乏的因子之一3以上所有版本,我这里都有。喜欢的M我即可,我会分批分期的发给大家。写那么多,只有一个心愿:希望大家喜欢古典音乐以上
■谢谢邀请,很早以前就关注了这个问题。这里我想先从歌剧演员的角度讲讲关于歌剧的台前幕后,然后再谈谈如何欣赏歌剧这个问题。(超多图!!)
(本来想简单写写如何欣赏歌剧的,没想到一动笔就打不住了,最后竟洋洋洒洒写了一万余字,活生生写成歌剧扫盲帖。。。之后会继续更新一下歌剧欣赏这方面的内容,大家多多包涵)
歌剧与音乐剧的区别
有不少人都分不清歌剧(Opera)与音乐剧(Musical)的区别。当我向别人介绍自己是歌剧演员(Operasinger)时,很多人都会说:哇塞!我就特别喜欢看《悲惨世界》、《妈妈咪呀》和《歌剧魅影》(大家千万别被标题里“歌剧”两个字骗了,这货是纯纯的音乐剧)。
音乐剧与歌剧最大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综合艺术,是音乐与戏剧的结合。它们之间的差别也很多,但我认为最实际的差别是:歌剧无论是歌唱还是乐队伴奏,都不会用麦克风或任何电声和扩音设备。因此在一个大剧院演出,演员只能用西方古典声乐方式演唱(中国所说的美声唱法),台下的观众才听得清。伴奏乐团不用电声,所以用的往往是交响乐队伴奏。而音乐剧演出用了大量的扩音设备,因此演员可以用更贴近人说话的方式去唱,不需要追求大音量和穿透力,乐队伴奏也可以更多样化,任何电声/非电声乐器都可以使用,因此其音乐风格也很多变,可以是流行、爵士或者摇滚的,《歌剧魅影》中甚至借用了大量歌剧的元素。同时由于歌唱的解放,音乐剧演员有更多的精力和体力来跳舞,所以音乐剧里面经常出现更多的舞蹈。
我有个朋友原来学的古典声乐,后来改行唱音乐剧,被选上出演伦敦西区歌剧魅影里的Christine。有次看完她演出后到后台看她,她向我展示了她个人化妆间里一整场演出要换上的七八套服装,其中最重的一套裙子沉得我要用双手才能拿得出,而她却要穿着这套衣服跳舞,而且天天这么演,平均每周要演9场!而歌剧演员要让自己的声音不用麦克风贯彻全场就要用上全身的洪荒之力了,所以根本无法穿这么重的衣服唱歌,每个歌剧制作排下来一共能演9场就不错了,所以歌剧制作成本平摊到每场演出是远高于音乐剧的。你可能觉得歌剧票价很贵,但歌剧制作本身是个烧钱的活,就算歌剧卖再贵的票,也几乎无法靠票房回本,仍需要靠政府,企业和艺术基金赞助,最后相当于是他们倒贴了一大部分钱请观众入场看戏,所以到剧院看歌剧对于观众来说简直太划算了!
(Christine那套我双手拎都费力的裙子!)
歌剧是面向所有人的!
歌剧在诞生不久后便开始面向广大观众,欧洲各地纷纷建立起歌剧院。当时欧洲上至皇宫贵族,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喜欢去歌剧院看戏。歌剧演出对于人们来说是生活中最大的消遣和娱乐之一。那时的观众,尤其是普通老百姓都是在歌剧院里站着看的,看到自己的偶像上台,便欢呼着向台上丢鲜花,其疯狂程度不亚于今天的摇滚演唱会。今天的歌剧演出反而有着“高大上”和“高雅艺术”的标签,似乎总跟普通大众拉开了一段距离,成为“品位高,有文化”的人的专利。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忘记,歌剧除了是人类创作出来的伟大艺术之外,其本质仍然离不开娱乐:观众在欣赏美时得到的快感——爽!
歌剧创作和制作的流程
很多人对歌剧有误解,认为歌剧里面音乐和歌唱是最重要的,戏剧和表演无关痛痒,形如鸡肋。我就有一些爱乐者朋友并不关注歌剧的舞台和表演,他们只听歌剧的唱片。这当然无可厚非,我也经常听歌剧的CD,而且很多优秀歌剧作品的音乐和唱段单独拿出来就已经魅力无穷了,足够我在没有手机信号的该死伦敦地铁上面high一路的了。但这其实只是歌剧一半的魅力。实际上,从歌剧诞生时起,就一直是剧作家先写出歌剧脚本,作曲家再根据脚本中的台词和剧情发展来谱曲。音乐是表现戏剧的手段和形式,戏剧是音乐所表现的目的和内容。形式和内容两者相辅相成,变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歌剧中,戏剧与音乐同等重要,歌剧最好去剧院里面看!
歌剧院(或歌剧公司)首先聘请作曲家和剧作家创作出完整的歌剧作品,然后聘请导演和指挥。其中导演负责歌剧的戏剧部分,而指挥负责歌剧的音乐部分。两人会共同根据作品中的角色和其对应的歌唱声部(这个在后面会做进一步介绍)来物色歌剧演员。歌剧院同时会根据导演的合作意愿去聘请舞台场景设计,灯光设计,服装设计,舞蹈和形体导演以及化妆师等。除了这些人,还有幕后的一批辛勤的舞台管理工作人员。在英国,这些人基本都是长得还不错的黑衣高挑金发妹子们,这至今仍是一个我没搞懂的谜。。。
(她们平时在舞台上工作时基本都只穿黑色衣服)
歌剧排演时间长短不一,很多地方都是六周时间。在排练开始之前,演员就要把整个角色背下来,也就是说能够不看谱把自己的角色从头到尾唱下来。所以排演之前歌剧演员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学习和背乐谱。这要碰巧是演员自己会说的语言还好,要是不会说,演员自己需要字对字地把所有歌词都翻译成会说的语言。嗯,我就经常干这事,有次有部现代德语歌剧,里面有一大段落是各种草药的名字,连我的德国语言指导都是查了半天字典才说得出那都是些什么草。。。
(部分布景道具被搬到排练厅的歌剧排练进行中)
排练时,导演排戏,指挥排音乐。最辛苦的是一个叫Repetiteur的哥们/姐们。他/她需要一遍一遍地去弹奏歌剧的钢琴缩谱,给我们排练时伴奏,同时还要学会所有角色的歌唱部分,因为他们经常要提醒那些忘词的女高音和男高音们下一句怎么唱。于是每个Rep都练就了一副大嗓门,否则容易被自己的伴奏和其他人的歌声盖住听不到。。。
(被指挥助理训的苦逼Repetiteur....)
(歌剧指挥就站在乐池的白色指挥台上,乐队在等指挥大师入场)
导演除了排戏同时还要经常跟场景,灯光,服装设计开会讨论舞台设计,其实这个时候,舞台的布景早就已经开始在制作中了。从简约到繁复,古典到现代,冷酷到温暖,从贫民窟到辉煌的宫殿,从海边到森林,从夜店到监狱,只有你想不到的或者剧院不够大放不下的,还真没有他们做不出来的。。。
(精心设计的灯光打到背景的同时,一处顶光打在了赘肉上面,无语泪奔)
(在幕后制作歌剧场景的妹子)
灯光,服装和化妆的设计也十分重要,这个其实跟其他的戏剧形式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不过近二十年来,歌剧制作越来越往极端和现代的方向去走,所以歌剧里面甚至会出现比很多戏剧要更夸张的服装和化妆效果。。。这个直接上图!
(大家在各种诡异的化妆和服饰中认出答主了么,第二张的“婚纱”是英国裁缝在一天时间内量身给我订做的,原因是从中国订的货迟迟没来。。。)
歌剧中的音乐形式
歌剧发展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歌剧有非常不一样的音乐结构。但经典的意大利歌剧一般都由歌剧序曲(Overture),宣叙调(Recitativo),咏叹调(Aria),重唱(Duetto/Terzettoetc),间奏曲(Interlude),合唱(Chorus)等部分组成。其中序曲和间奏曲是纯器乐作品,序曲一般会为歌剧的主题奠定基调,比如悲剧往往序曲中会有大量阴郁低沉的段落和矛盾冲突激烈的音乐发展,而喜剧的序曲则往往十分欢快。间奏曲则经常在转场时起到情绪上承上启下的作用,也给歌剧留出换布景的时间。
(转换场景时,演员有时要在间奏曲的间隙快速换装,女演员有时需要几个助手的帮助才能快速把裙子扯掉快上新裙子!)
宣叙调可以理解为把独白和对话唱出来的部分,作曲家一般根据歌唱语言中句子和词语重音来谱曲,使得唱出来的句子更接近说话的语气。这些旋律感虽然不强,但却是歌剧中交代剧情和推动剧情发展的最关键因素,里面也经常充满了戏剧冲突。比如某人突然跑过来告诉女主角,你爸爸被你的爱人杀死了!或者某人突然跑过来告诉男主角,你信任的部下背叛你,现在带着一群人来杀你呢!这些激(gou)烈(xue)情节几乎全部在宣叙调中出现。宣叙调又分为“干”宣叙调(RecitativoSecco,意即仅用低音伴奏的宣叙调)和伴奏宣叙调(RecitativoAccompagnato,乐队伴奏的宣叙调)。一般前者叙事多,后者抒情多。
咏叹调是歌剧中最脍炙人口的音乐段落,一般都用于表现角色此时极为强烈的情感和心情。咏叹调有快有慢,有强有弱,有激烈有舒缓。在这里建议大家,不要光顾着听里面美丽的旋律,也要去关注一下咏叹调中的歌词,并结合剧情去感受一下角色此时要表达的情感,这样能够更加深层次的体会咏叹调之美。比如每次听都让我忍不住流泪的《蝴蝶夫人》中“晴朗的一天”,蝴蝶夫人每天引颈期盼她美国的爱人终有一天乘船归来,每天都在幻想那重见时的甜蜜与美好的时刻,而事实上观众们都知道那个负心汉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了。因此那个愿望越美好越纯真越坚定,残酷事实给人的反差就越让人揪心。
- 北京八大胡同当年是咋样一番盛景是咋形成的
- 咋样系统全面地复习高中化学
- 你们谁用过北京广信康伤疤恢复的药,咋样
- 年薪20~50万的北漂生活是咋样的
- 杭州的麦曲婚礼咋样
- 大学表白墙找到人的概率咋样
- 全国卷文综选择题咋样才能错五个以内
- 咋样反驳「女生为啥要学习要学历」这种观点
- 普通小县城高二学生咋样做,未来才能上哈佛
- 很年轻就赚到很多钱是一番咋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