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123页的文章,全世界能完全看懂的“不到10人”( 三 )
21岁的徐钰伦是来自复旦大学数学系的“学霸” , 4个月前来到合肥 , 租住在中科大学校旁的一间公寓 。
一间教室、一块黑板 , 每次围绕一篇论文 , 一人上台讲 , 大家台下听 。 徐钰伦说 , 当学生在台上讲不下去了 , 王兵就会从凳子上“跳”到讲台上 , 拿起粉笔与大家一起向下推导 。 “大家欢笑着讨论数学 , 非常纯净 。 我觉得 , 这就是数学爱好者的天堂 。 ”
来自辽宁的一位中科院博士生说 , 当读懂一篇论文、解决一个难题 , 有些洋洋得意 , 王老师会告诉他 , “提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数学的边界是越来越大的” 。
“上士闻道 , 勤而行之;中士闻道 , 若存若亡;下士闻道 , 大笑之 。 ”21岁的赵新锐说 , 自己在讨论班上记得最清楚的 , 是导师引用《道德经》里的这段话 , “这是数学研究的境界和旨趣所在 。 ”
6
留下新的“鹅卵石”
“现在的学生 , 比我当年在中科大读书时的水平高得多 , 一些本科生已经达到了国外名校研究生水平 。 ”王兵说 , 数学强调一代代人的积累 , 不仅是一个人 , 而是一个大学、一个国家的事 , 他看好中国数学的前景 。
对证明猜想所引起的巨大社会反响 , 陈秀雄和王兵都“出乎意料” 。 “我很高兴 , 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研究基础学科 , 不仅是数学 , 还有物理、化学……基础性的工作需要有人做 。 ”陈秀雄说 。
“论文发表以后 , 我收到很多邮件 , 大多是要论文 , 不少人表达对数学的仰慕 , 还有人自称是‘被金融耽误的数学爱好者’ 。 ”王兵说 , 中国日渐强大 , 需要更多优秀的年轻人进来 , 夯实国家的数学之基 。
在佩雷尔曼证明庞加莱猜想的论文中 , 留下了一段话:下一步 , 准备研究“哈密尔顿—田猜想” 。
“这个指引 , 是我们研究这一猜想的原因 。 ”王兵说 , 如果证明“哈密尔顿—田猜想”是寻找“最完美的鹅卵石” , 在他俩那篇论文和以后的其他论文中 , 他们也留下了新的方向、新的线索 。 如同新的“鹅卵石” , 这是数学界的传承 , 也是指向未来的路标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调查周刊
采访人员:徐海涛、陈诺
- 感染者|刚刚通报!青岛发现1例无症状感染者!
- 世界|世界艾滋病日 让“红丝带” 传递关爱
- 杭州高新区:双轮驱动托起数字经济高地(高新区看创新②)
- 江海沙洲 青春守候(保护区里的年轻人(21))
- 光明网社会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乌镇开幕
- 云南|云南会泽:醉美念湖 如诗如画
- 于正为中年女演员发声|他又带着热搜来了!于正为中年女演员发声 网友:人一阵鬼一阵
- 高校|顶尖高校学生怪,爱坐教室外的地上看书
- 银行|网上暴力重演?“杠精的自我实现,就是当搅局者”
- 陈梦|在G20峰会上开小差?特朗普又溜去打高尔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