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卡|普惠金融草根调研深圳样本:官方撮合弥补银企信用鸿沟,信贷风控多重“关卡”怎么设?


关卡|普惠金融草根调研深圳样本:官方撮合弥补银企信用鸿沟,信贷风控多重“关卡”怎么设?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见习采访人员丨刘晨光
“普惠金融”这一名词已是家喻户晓 , 深入人心 。
2020年是我国首份普惠金融发展规划收官之年 , 也是“十四五”即将启航的关键之年 。 在聚焦普惠金融发展的难点、热点和堵点问题上 , 作为普惠金融主力军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是如何对小微企业进行有效“输血”?
近日 , 界面新闻通过对深圳多家银行和小微企业走访调研发现 , 借助于深圳人民银行政策支持 , 同时借助社区工作站作用 , 银行能够精准找到需要贷款的小微企业 , 通过官方“撮合”的方式弥补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用鸿沟 。 与此同时 , 各家银行今年以来在风控审核、组织架构、内部考核等方面都作出很大调整 。
需要贷款的中小微企业怎么找?
为何中小微企业很少主动去找银行融资?

关卡|普惠金融草根调研深圳样本:官方撮合弥补银企信用鸿沟,信贷风控多重“关卡”怎么设?
文章图片
华夏银行深圳分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黄文耿向界面新闻介绍称 , 主要是发现很多企业因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和银行融资经验 , 虽然有订单、有市场、有资金需求 , 但对银行政策、产品、业务不了解 , 往往怕麻烦不愿向银行融资 , 对能否获得银行贷款支持也抱怀疑态度 , 有些企业不得已走高成本民间借贷之路 , 融资贵、融资难的思想意识较重 。
在中小微企业眼中 , 一般而言 , 从银行融资难度相对较大 , 抵押贷款方面 , 很多中小微企业并不具备这样条件 , 随着普惠金融政策推开 , 各家银行新推的优惠贷款政策并不一定能尽快为中小微企业所熟知 , 这中间的信息差应如何弥补?
界面新闻采访人员从深圳人民银行获悉 , 深圳人民银行借鉴疫情防控期间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组织优势 , 联合深圳市各区在全国首创深入社区政银企对接工作 , 重点拓展首贷户、发放信用贷款 。 主要通过“进街道、进社区、进园区” , “送政策上门、送产品上门、送服务上门” , 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 。
从某种程度上 , 该项政策正是通过官方“撮合”的方式进一步弥补了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用鸿沟 。
据深圳南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熊旺球介绍 , 当前主要探索建立“1+N”纾困模式大力推进“银企对接”专项工作 。 他表示 , “1”指的是辖区内中小微企业;“N”指的是社区、银行、企业所在物管方、企业楼宇所在的网格员、社区义工 。 “1+N”人员通过定点上门、逐层逐户面谈(简称为“扫楼”)的形式 , 向企业介绍银行惠企金融政策产品 , 对于有意向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后续对接 。
深圳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总部部门负责人胡昊表示 , “社区工作站本身就是下沉社区 , 实际上效果是常态的 , 借助这个机会和社区工作站熟悉起来 , 再去的时候就了解了 , 相当于帮助银行打通了这条通路 。 ”
据胡昊介绍 , 在工业园区里 , 通过社区工作站人员上门走访 , 前期通过社区街道办发放宣传单的方式 , 了解中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 。 此外 , 效果比较好的是通过物业管理处 , 通过内部微信群 , 能够较快速找到银行 。
信贷风控多重“关卡”怎么设?
找到了企业 , 银行就要评估是否要发放贷款 , 这里面关键涉及到风控问题 。
据公开报道 , 我国小微企业平均寿命在3年左右 , 平均在成立4年零4个月后才能首次获得贷款 。 然而小微企业一旦能够获得首次贷款 , 随后能获得第二次贷款比率占76% , 得到4次以上贷款比率为51% , 后续融资可得率较高 。
信用贷正是一种给小微企业输血的重要方式 , 不过由于信用贷款大部分是依靠借款人信用程度来考量借款人的贷款资质 , 不像抵押贷款中的抵押物具备变现的能力 , 相对而言风险较高 , 需要有更科学的风控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