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食物当魔鬼瘦到28公斤 进食障碍到底是什么病?( 二 )


张沁文的父母意识到她病了 , 带着她四处求医 。 进食有问题就去看消化科 , 月经不来去妇科 , 心脏不舒服去心血管科 , 父母还猜测会不会是因为之前拔牙出了问题 , 四处查阅文献 , 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 再去神经外科、临床营养科、骨科、内分泌科 , 甚至做了脑电图和全身CT , 还是不知道究竟得了什么病 。 直到有医生提醒 , “会不会是厌食症?”爸爸到网上四处查找 , 才终于找到对症的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 张沁文被确诊为“厌食症 , 伴随双相情感障碍”。
与张沁文一样 , 冰块进入大学后也想减肥 , 但减肥这个目的带来的却是一种与之背道而驰的不可控行为——暴食 。 “很难理解吧?没有经历过的人真的不会明白我们的那种状态 。 ” 冰块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
她不再有三餐的概念 , 而是随时吃 , 且吃的都是高热量食物 , 一斤重的手工面包一次能吃二三个 , 裹满肉松和沙拉酱的“肉松小贝”一次吃下8个再加两个芝士流心挞 。 吃这些东西并不会带来满足和快乐 , 她早就觉得腻了 , 觉得恶心 , 胃也装不下 , 一口都吃不下去了 , 但却无法控制自己 , 只能继续吃 , 食物像个怪兽完全扼住了她 。 冰块在日记里狠狠责骂自己:“你是猪吗?为什么别人都可以控制就你不能?”
除了吃 , 生活中不再有其他事能够吸引她 , 然而吃又是那样痛苦 , 每一天冰块都麻木地活在明知故犯的无助中 , 她想到去看医生 。 但父母对她的行为无法理解 , 妈妈说:“那你去吐掉啊 。 吃那么多 , 就是自己管不住自己 , 因为‘吃’去看医生 , 简直不可理喻 。 ”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综合三科病房主任李雪霓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很多家长在不知晓进食障碍这种疾病时 , 常常不能理解孩子 , 对厌食的觉得“这孩子怎么就这么爱美?这么虚荣” , 对暴食的以为是孩子太贪吃 , 等到他们了解了这是一种疾病 , 又往往陷入自责 , 对自己以前的态度很不放过 。 进食障碍给患者和家人都带来了很多痛苦 。
曾经 , 在百度百科词条里进食障碍一直被列为消化内科疾病 , 主要症状被描述为 , “营养不良 , 消化道及内分泌症状” 。 直到2019年3月 , 在李雪霓的主导参与下 , 词条才进行了修改更新 , 修正为:“以进食行为异常、对食物及体重和体型的过分关注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 。 属精神科 。 ”
“爸爸 , 用枕头闷死我吧”
迄今为止 , 进食障碍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 。 就目前已知的研究成果 , 其发病主要涉及遗传素质基础及一系列环境因素 , 主要涉及生物、心理、家庭、社会文化四个方面 。 根据西方的流行病学调查 , 进食障碍的患者90%~95%都是女性 , 发病年龄在12~35岁 。 据陈珏在临床上的观察 , 中国厌食症患者最集中的发病年纪是在 13~14 岁和 17~18岁 , 中考和高考后的假期会是部分学生极端节食减肥的时间 。
阳阳开始关注体型也是在18岁刚刚进入大学这一年 , 她从一个中西部的城市考入上海 。 换了新环境让她不由地觉得孤单 , 在她眼中 , 上海的女生都“好瘦” , 很自然的 , 她也想要更瘦一些 , “和身边那些学姐一样” 。 一边节食一边运动的生活一度让她觉得精力充沛 , 于是她放心地吃得更少 , 觉也睡得很少 。
大三到美国交换学习的那个学期 , 事情好像突然就失控了 , 再度换了新环境的阳阳感受到了更大压力 , 而食欲不知什么时候完全消失了 , “每天的状态都是想吐” 。 有时 , 她会突然觉得大脑转不动了 , 什么都想不起来 , 思维完全停滞 , 只有这样的时候她才赶快出去吃点东西补充能量 , 但吃这件事又会带来强烈的罪恶感 。
2019年1月阳阳交换学习一学期回国时 , 1米67的身高只剩40多公斤 , 回到家 , 妈妈帮她换衣服时看着她瘦骨嶙峋的身体 , 边收拾衣服边抹眼泪 。 极度消瘦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衰弱 , 还有情绪上的失控 。 阳阳很容易发脾气 , 哪怕是爸爸做的便当没有按照她习惯的样子摆 , 她也会勃然大怒 。 她说的话越来越没有逻辑 , 总是前言不搭后语 , 思维混乱 。 她还常常想到死 。 情绪崩溃时 , 她躺在地板上对爸爸说:“爸爸 , 等我晚上睡着的时候 , 用枕头闷死我吧 , 我真的好想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