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漫|“中国最贵女摄影师”被骂上热搜,一点都不冤( 二 )


这些年来 , 国外品牌的“辱华”事件层出不穷 , 迪奥、D&G、Zara等知名品牌 , 都曾因为丑化中国人的外形引发争议 。

难怪一点风吹草动 , 都会挑动大家敏感的神经 。
2019年的Dior大秀上 , 一名模特登上秀场 , 引起中国网友的不适 。
只见她一头长发 , 一身奇怪的“龙袍” , 戴着长长护甲的双手被枷锁绑住 , 嘴巴被红色胶带封着 , 俨然一副“清代僵尸”的模样 , 甚是恐怖 。 更奇葩的是 , 背景音乐还是京剧 。
我们认为不美的东西 , 到了他们眼里 , 却成为东方的代表 。
《VOGUE》杂志请来的中国模特高其蓁 , 夸张的眼间距 , 扁平的鼻子 , 却被欧美时尚界夸赞“有独特的吸引力” 。
在时尚界 , 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 只有符合欧美的审美标准 , 才具有国际化的高级感 。
陈漫事件的不同之处在于 , 她是一个中国人 , 却在代表外国品牌 , 做一些迎合西方口味、自我丑化的事情 。
还记得前段时间 , 清华美院的毕业服装展被炮轰吗?
所有的模特 , 清一色的眯眯眼 , 并不是因为模特本身眼睛小 , 而是他们的妆容 , 一律延长眼尾 , 刻意拉长了眼型 。
甚至还有几个模特披着长发 , 只有眼白 , 没有眼珠 , 看起来阴森恐怖 。
明明是一场艺术的盛宴 , 却吓退众人 , 是谁的审美出了问题?
因为这显然不是东方人的审美 , 而是符合西方对所谓东方“美”的定义 。
作为国内顶尖的艺术院校 , 清华美院这种迎合的态度 , 遭到了网友的狠批 。
我们的艺术 , 为什么要迎合西方的口味?
陈漫的作品 , 为什么要迎合西方的口味?
迎合 , 几乎成了艺术界多年以来的惯性 , 是出于骨子里的文化不自信 , 完全屈从于西方的话语体系 , 甚至被洗脑这就是高级 , 这就是艺术 。
3
争议之下 , 陈漫的微博一片骂声 , 虽然陈漫本人并没有做出回应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品牌方已经删除了相关图片 。
但有人替陈漫鸣不平 , 认为这只是审美差异 , 如果因为拍了几张不符合主流审美的照片 , 就被扣上“辱华”的帽子 , 实在是太过上纲上线 。
甚至有陈漫的拥趸指责大众不懂艺术、不懂时尚 。
然后几乎是同一时间 , 大量水军集体出动:“对于美的标准从来就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 , 没有人能够从客观的角度来争夺美的话语权 。 ”
发文、配图都一模一样 , 可笑的是有人不小心“露出了马脚” 。
的确 , 审美这件事因人而异 , 没有错 。 我们不应该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左右他人的判断 , 也没有错 。
但是 , 也有网友发现 , 陈漫在给明星和外国人拍摄时 , 就是正常的画风 , 到了普通的中国人这里 , 就是说不出的诡异 。
比如李冰冰经典的小红帽系列 , 是陈漫最出圈的作品之一;
她给倪妮拍摄的大片 , 惊艳了许多人;

她为蕾哈娜拍摄的东方风格大片 , 也被盛赞是“东西方美学的碰撞” 。

但大众对陈漫的认知 , 仅限于她出圈的几张照片 , 如果去找陈漫过往的作品 , 就会发现“别有洞天” 。
在她的镜头下 , 呈现过许多阴森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 。
比如这张《中医》 , 除了背景是中药柜以外 , 哪里和中医有关?

还有这张 , 不伦不类的唐妆 , 阴郁的眼神 , 屏幕这端的华妹顿起一身鸡皮疙瘩 。
以及这个阴间妆容和死亡打光 , 又是让人毛骨悚然 。
你会发现 , 在这些表达中国女性的作品中 , 有很多封建时代的产物 , 比如长长的护甲、大烟袋 , 让人隔着屏幕嗅到一股落后和腐朽 。

这种对不同人物、不同甲方的差别对待 , 请问该如何解释?
陈漫曾在采访中直言:“我的目的是赚钱 。 我为什么要赚钱呢?因为我要拿赚的钱供养自己的理想 , 来‘买’自己喜欢的那些事情 。 ”
如果说她只是拿钱办事 , 为了迎合甲方爸爸的口味 , 尚且可以说得通 , 那么接下来的作品则令人大跌眼镜 。

4
陈漫早年留过学 , 崇尚“中学为体 , 西学为用”的表达方式 。
2011年 , 她拍摄了一组“少先队员”系列照片 , 虽然主题是“少先队员” , 但找的却是一组成年模特 。
三张图分别名为《少先队员与三峡大坝》《少先队员与中央电视台》《少先队员与嫦娥一号》 。
恕华妹没有艺术细胞 , 我没有看出来少先队员和三者之间的关系 , 也没有明白作者想表达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