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企业治理的“平安模式”:国际化标准、本土化特色( 三 )


“此外 , 我们不断推进数据化经营 , 保证我们公司的治理与时俱进 , 持续引领 。 数据化经营贯穿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 要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 , 实现先知、先觉、先行 , 公司治理工作可以更加高效、更加智慧 。 ”谢永林说 。
2019年和2020年 , 平安连续两年成为中国首家发布年报的险企 , 令市场得以更及时了解到公司发展情况 。 而这正是得益于全面数据化的经营改革 , 是平安利用科技手段优化公司治理的最直观呈现 。
金融企业深化改革的关键命题
完善公司治理是金融企业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 。 健全的公司治理是金融企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长期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
在日前印发的《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中 , 银保监会明确表示 , 力争通过3年时间的努力 , 初步构建起中国特色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机制 。
纵观中国平安的公司治理实践 , 自成立之初 , 中国平安就有着现代化、国际化的远见 , 不断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和治理体系 。 早在1994年 , 中国平安就在国内金融机构中开风气之先 , 引入摩根斯坦利、高盛作为战略投资者 , 逐步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体系 。
时至今日 , 中国平安的公司治理 , 在表现出与国际同行共有一面的同时 , 也建立起独具中国特色的治理机制 。 这套机制既保证了从集团到子公司聚焦统一战略 , 又确保集团和各子公司各司其职 , 形成风险隔离 , 两者结合 , 有力支撑了平安集团的高速发展 。
良好的公司治理体系 , 引导着平安集团在ESG领域持续发挥正面影响力 。
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6月末 , 中国平安责任投资规模达1.18万亿元 , 普惠及绿色信贷总额达1.27万亿元 , 可持续保险产品1387种、保险金额78万亿元 。 3年来 , “三村工程”已在全国21个省、自治区落地 , 通过扶贫保、发债、贷款等多种形式 , 共发放扶贫资金265.96亿元 , 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7036人 , 人均增收2500元 , 惠及贫困人口73万人 。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金融企业长期稳健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 中国平安的公司治理 , 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 不断为自身发展持续输送动能 , 也为金融企业公司治理提供了参考样本 。
【平安|企业治理的“平安模式”:国际化标准、本土化特色】(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