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如何实现金融均等?贝多广:改革金融供给端、逐步消除“金融排斥”

让人人享受到金融服务 , 普惠金融、消费金融仍需发力

文/刘德炳
金融是实体经济之水 , 也是民生保障的源泉 。 不过 , 在我国经济民生的多个角落、多种重要场所 , 部分人群对于金融的需求尚没得到满足 , 金融均等的诉求仍然十分强烈 。
今年是《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五年规划届满之年 , 消费金融行业也在政策的孕育下走过了整整十年 , 旨在推进金融均等化的金融普惠成效如何?痛点何在?尤其是与老百姓消费需求联系紧密的消费金融行业 , 正面临哪些危与机?该如何破解?在第六届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召开前夕 , 中国新闻周刊就此问题对中国人民大学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教授进行了专访 。

消费|如何实现金融均等?贝多广:改革金融供给端、逐步消除“金融排斥”
文章图片
普惠金融推进金融均等化
问:自《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出台5年来 , 普惠金融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实现金融均等化 , 还有哪些障碍?
贝多广:从各类群体的感受看 , 我国金融的可得性大大提升 。 从官方公布的最新数据看 , 截至2019年6月末 , 我国人均拥有7.6个银行账户、持有5.7张银行卡 , 较2014年末分别提高60%和50% 。 账户和银行卡是民众消除“金融排斥”、实现金融均等的第一步 , 我国人均拥有的银行账户数和持卡量均处于发展中国家领先水平 。 从小微企业信贷来看 , 截至2019年6月末 , 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7万亿元 , 较年初增长14.27% , 比各项贷款增速高7.14个百分点 。
不仅规模增长 , 普惠金融的信贷质量也有所提升 。 2019年上半年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6.82% , 较2018年全年平均利率下降0.58个百分点;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3.75% , 较年初下降0.43个百分点 。
但整体来看 , 金融均等化有待持续推进 。 这突出体现为“金融排斥”现象仍然存在 , 大银行对小微企业、中低收入群体的金融供给能力和意愿不足 , 这主要有三方面制约性因素 。 一是受二八原理的惯性支配 , 大银行机构80%的收益来源于20%的客户;二是信息不对称 , 这部分群体的收入、信用、财务记录等信息缺失;三是我国利率受到管制 , 通过提高利率覆盖风险的机制并不健全 。
问:金融资源是一种稀缺性的资源 , 我国金融供给整体处于偏紧的格局 , 如何改革金融供给端 , 推进金融均等化?
贝多广:让人人享受到金融服务 , 实现金融均等化 , 主要是针对小微企业、中低收入群体而言的 。 对于大企业而言 , 其金融支持力度是相对较大的 , 现代金融体系本身是为现代企业而设计的 , 它并不适合微弱经济体等的发展 。 因此 , 有必要建立一个包含支付、信贷、保险、理财等多种金融服务的适合微弱经济体发展壮大和支持中低收入群体的金融生态体系 。
具体而言 , 一是建立可满足多种需求的金融服务体系 , 包括适应农村需求的金融生态体系;二是通过机制创新解决供需矛盾 , 包括创新信用评价机制和贷款产品 , 在保证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满足微弱经济发展的需求;三是全面加强信息数字化新基建 , 以缩小数字鸿沟 , 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四是帮助微弱经济体进行“信用修复”;五是实行差异化监管 。
问:近期 , 互联网金融创新备受瞩目 。 对于金融均等化而言 , 金融科技创新有何意义?该如何规范其发展?
贝多广:金融科技是普惠金融的新机遇 , 是改革金融供给端的重要手段 。 通过金融科技发展 , 借助人脸识别、机器学习、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 , 金融要素的城乡差别、数字鸿沟等不断缩小 , 传统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成本较高、收益不足、效率和安全难以兼顾等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 , 互联网金融等越来越成为普惠金融的一支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