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先戈达德博士的设计基础上 , 斯金纳和助手又花了近一年的时间 , 成功试验出了一种用尾翼稳定弹体的新一代单兵火箭筒 。 不过由于当时缺少合适的“战斗部” , 这款反坦克利器一度面临“无疾而终”的尴尬境地 。
这时 , 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瑞士工程师:莫豪普特 , 是他拯救了斯金纳和反坦克火箭筒 。 莫豪普特当时鼓捣出了一种“空心装药”的设计方式 , 成功解决了“战斗部”的问题 。
火箭筒和它的弹药所谓“空心装药” , 就是将弹头前端的战斗部全部掏空 , 然后在外面加上一个锥形的金属罩 , 利用发射后爆炸产生的高温金属流 , 加上极快的初速度去击穿坦克的装甲 。
这款火箭筒的设计全部完成后 ,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的测试工作了!为了向美军高层证明这款单兵火箭筒的巨大威力 , 斯金纳决定在试验场亲自操作演示 。 众人只见他拿着一根长1.38米的无缝钢管(就是火箭筒) , 信心十足地来到测试场 。
火箭筒的炮口有一个不大的方形挡焰片 , 而筒尾部则有一个钢丝焊成的喇叭状支架 。 不过这个支架的作用并不是消除后喷尾焰用的 , 而是为了对火箭筒筒体进行加固 , 防止筒尾因磕碰变形而影响到火箭弹的装填 。
筒管左侧焊接有一个简易的机械瞄具 , 下方有两个带有木制护片的握把 , 以及一个大型的木制肩托 。 测试开始后 , 斯金纳的两次发射都很顺利 , 该火箭筒发射的M6火箭弹成功穿透了112毫米厚的钢板 。
这一测试结果 , 无疑让现场的美国将军们都大为兴奋!最终这款火箭筒被定型为M1型反坦克火箭筒 , 使用M6火箭弹(M10榴弹的改进型)做弹药 。 1942年5月19日 , 5000具M1单兵火箭筒的订单被迅速批准 , 并要求在30天内完成生产 。
“巴祖卡”大量列装美军士兵后 , 让德军和日军“叫苦不迭”!直到德军“虎豹”坦克出现.....1942年11月 , 第一批M1型火箭筒紧急运往北非突尼斯战场 。 当时德军在北非战场上大都是装甲较薄弱的二号和三号坦克 。 因此美军士兵手中的M1型火箭筒开始大显神威:往往把德国人的坦克给“一发入魂” , 顷刻间就变成一堆“废铜烂铁”!
手中有了这款反坦克利器后 , 盟军步兵们的信心也开始倍增 , 他们对M1型火箭筒都赞不绝口 。 不过 , 当时德军称这种美式火箭筒之为“肩射炮” , 而美军士兵看它很像美国广播喜剧明星鲍勃·彭斯使用的一种管状乐器 。
因此 , 美军便将这款M1型火箭筒起了个昵称:巴祖卡 , 虽然这个名字并不是正规的官方名称 , 但由于脍炙人口而一直流传至今 。
“巴祖卡”让同一时期的其它步兵反坦克武器黯然失色!它的出现让美军步兵在面对德国坦克时变得“底气十足” , 而隆美尔曾说的那句话:“摧毁坦克的最佳武器只能是坦克”!在“巴祖卡”面前貌似已经过时了 。
1942年12月 , 美军又装备上了该火箭筒的改进型M1A1 , 也是二战中美军步兵装备数量最多的一种型号 。 后来 , 美军又根据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场上的经验 , 他们又相继推出了M9型和M9A1型 。
这两种改进型号和基本型战斗性能基本一致 , 它们只是加装了光学瞄准器 , 并改进了点火装置 , 主要用于严寒冬季和潮湿丛林这种作战环境下 。
而在太平洋战场上 , 由于日军的装甲车辆普遍装甲“薄弱”:就算日军较先进的九七式坦克 , 它的前装甲也不过20毫米 。 因此 , 美军士兵用“巴祖卡”打它们简直易如反掌 , 就像是“用铁锤开罐头”一样容易 , 所以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士兵又将巴祖卡戏称为“开罐器” 。
除了攻击坦克外 , 巴祖卡还常常被用于攻击日军的中小型碉堡和工事 。 在塞班岛战役中 , 美军士兵就曾大量使用巴祖卡火箭筒 , 像“开罐头”一样逐个敲掉日军的火力点 , 让躲在工事里的日军“叫苦不迭” 。
不过在欧洲战场 , 其实“巴祖卡”并没有得到大规模使用的机会 。 毕竟盟军当时掌握着绝对的制空权 , 步兵不用像太平洋夺岛那样去和敌人的坦克和工事“死磕” 。
而且 , 随着后来德军“虎豹”坦克的出现 , “巴祖卡”也开始显得力不从心了!毕竟它仍有着一些自身的缺陷:
“巴祖卡”的缺点很多 , 但它却是步兵不让坦克随意欺凌的有效手段!首先 , “巴祖卡”在发射前必须保证火箭筒后方没有任何的障碍物 。 不然 , 发射时筒尾喷出的高压火药燃气可能烧伤射手自己 。 其次就是操纵火箭筒的方式也有问题 , 射击手发射时必须保持跪姿发射 。
- 韩慧英|见证南北文化交融 山西文水“采茶调”的前世今生
- 周易|让日常生活美起来|隐于市的“江湖人”,午休一小时仗剑走天涯
- 上海|“佳士得上海”迁入新址 外滩再添艺术新空间
- 猪肝|甘甜不上火,护肝又滋补——和“红嘴绿鹦哥”一起迎接初春的暖阳吧!
- 中共一大纪念馆|“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开启全国巡展!
- 丸子|这是菜市场“最脏”的3种菜,再便宜也不要买,你却天天端上桌
- 艺术培训|德州市文化馆2022年“德艺课堂” 春季公益艺术培训开始招生!
- 文化节|沪上首家传统文化传承中心——“北站传统文化传承中心”揭牌成立
- 艺术|东西方艺术巧妙融合 重庆女孩画“家门皮肤”受年轻人追捧
- 清华大学|美术馆嵌入产业园,上海打开“科创+文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