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筒|60毫米“巴祖卡”火箭筒,差点\胎死腹中\!一举击碎隆美尔的名言


火箭筒|60毫米“巴祖卡”火箭筒,差点\胎死腹中\!一举击碎隆美尔的名言
文章图片
火箭筒|60毫米“巴祖卡”火箭筒,差点\胎死腹中\!一举击碎隆美尔的名言
文章图片
火箭筒|60毫米“巴祖卡”火箭筒,差点\胎死腹中\!一举击碎隆美尔的名言
文章图片
火箭筒|60毫米“巴祖卡”火箭筒,差点\胎死腹中\!一举击碎隆美尔的名言
文章图片
火箭筒|60毫米“巴祖卡”火箭筒,差点\胎死腹中\!一举击碎隆美尔的名言
文章图片
火箭筒|60毫米“巴祖卡”火箭筒,差点\胎死腹中\!一举击碎隆美尔的名言
文章图片
火箭筒|60毫米“巴祖卡”火箭筒,差点\胎死腹中\!一举击碎隆美尔的名言
文章图片
火箭筒|60毫米“巴祖卡”火箭筒,差点\胎死腹中\!一举击碎隆美尔的名言
文章图片
火箭筒|60毫米“巴祖卡”火箭筒,差点\胎死腹中\!一举击碎隆美尔的名言
文章图片
火箭筒|60毫米“巴祖卡”火箭筒,差点\胎死腹中\!一举击碎隆美尔的名言
文章图片
作者:二战靓妞(未经允许 , 禁止复制全文私自搬运!)
1916年英国人在索姆河战役中投入“马克”Ⅰ型坦克时 , 当场就惊掉了德国人的下巴:堑壕、钢丝网、机枪等这些曾经拒步兵“千里之外”的防御屏障 , 却在这个“铁罐头”面前毫无作用 。
来源于游戏后来 , 德国和法国也都研发并装备了自己的坦克 。 虽然一战时期并没有什么大规模装甲集群战术 , 但这些“刀枪不入”的铁家伙们 , 却让步兵垮入到一个“噩梦般”的战争时代 。
为了寻找到一款“顺手”的单兵反坦克武器 , 各国颇费脑筋!美国研发出一款反坦克火箭筒 , 可惜由于战争结束而被“无限期”搁置 。在战场上作为一名步兵 , 你让他们拿着大炮去轰击坦克当然不现实!于是 , 各国开始为自己的步兵寻找一种简易的反坦克武器 。 而他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把步枪直接“放大” , 从而研发出很多种类的反坦克枪 , 例如当时德军著名的“毛瑟1918”反坦克步枪 。
【火箭筒|60毫米“巴祖卡”火箭筒,差点\胎死腹中\!一举击碎隆美尔的名言】
毛瑟1918反坦克步枪不过 , 这些较轻便(相对于其它反坦克武器来说)的反坦克步枪 , 它们却有着很多先天性的缺点:
首先 , 就是它穿甲能力不足 , 只能对坦克的侧翼和后部装甲造成一定的破坏 。 其次 , 反坦克步枪的后坐力对于步兵来说实在太大了 , 射手稍不注意就会被震碎自己的肩胛骨 。 据说如果一个人用德国毛瑟1918反坦克步枪连开三枪 , 那么这个人就得被抬进医院 。
普通子弹和反坦克步枪子弹(可想而知后坐力有多大!)因此 , 在反坦克步枪的局限性暴露出来后 , 各国的单兵反坦克武器研发人员们 , 便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了其它反坦克武器方面:例如反坦克手雷、燃烧瓶、平射炮和反坦克地雷都有过尝试 。 但要么过于笨重 , 要么让步兵处于“半自杀”状态 , 这些武器反坦克根本“难堪大用” 。
而在单兵反坦克武器方面 , 最先寻觅到一条“捷径”的是美国人:1918年夏 , 美军启动一个关于研究“单兵火箭筒”的项目 , 由罗伯特·戈达德博士负责 。 经过半年多的研究 , 他们成功设计出了一款51毫米的反坦克火箭筒 。
罗伯特·戈达德博士不过在这款火箭筒研发出来时 ,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已经结束了!没有了前线的紧迫感 , 美军高层又把这件事给彻底搁置了 。 也许他们认为:这款反坦克火箭筒 , 可能也没有自己先前预期的那么有效 。
斯金纳在原先的设计基础上 , 研发出了自己的M1型反坦克火箭筒!测试中成功击穿112毫米厚的钢板 , 现场的美国将军们大为兴奋 。直到20多年后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再次密布整个欧洲 。 这时美国人才发现坦克也都已经“脱胎换骨”了!它们从最早的\"薄皮大馅\"铁罐头 , 悄然变成了一款会行走的厚实\"钢铁堡垒\" 。 步兵如果没有新型的单兵反坦克武器 , 在战场上更是“举步维艰” 。
一身装甲的德国豹式坦克于是 , 那款几乎已经被美国人遗忘的单兵火箭筒 , 又被重新拿回来研究和改进 。 不过 , 这个项目的研发者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罗伯特·戈达德博士了 , 而是换了一位半路出家的火箭专家:默默无闻的陆军上尉莱斯利·斯金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