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90后作家”这个物种是不存在的


唐朝|“90后作家”这个物种是不存在的

(2019年7月21日 , 一名90后作家在武汉西西弗书店举办新书感谢巡签会 , 现场火爆 。 图/视觉中国)
无法被标签归纳的90后作家
本刊记者/隗延章
发于2020.11.16总第972期《中国新闻周刊》
2008年 , 湖南澧县遭遇罕见的雪灾 , 郭沛文觉得冬天格外的冷 , 路上很滑 。 那时 , 他正在澧县最好的高中澧县一中读高二 , 喜欢推理小说 , 英语课上 , 他躲避老师目光 , 偷偷在写一篇名为《不嚷蝉》的小说 , 讲述一个“帮助自杀”的故事 。
这一年暑假 , 北京垂杨柳高中的学生 , 多数被征集去做奥运会的志愿者 。 高二学生李唐没去 , 他在学校图书馆 , 借了五六本余华、苏童的小说 , 整个假期 , 几乎都待在家里 , 看书 , 写诗 , 在诗歌BBS上与网友聊天 。
距离北京1100公里的浙江余姚 , 由于金融危机 , 很多工厂停工、减产 。 刚来余姚的一家制鞋厂打工的少年郑在欢 , 每天只需要上半天班 。 之前 , 郑在欢在河北打工 , 业余写作了一本自传体小说 , 来余姚的路上 , 一直将小说藏在背包最底部 。
2008年已经过去12年 。 当初这三位爱好文学的少年 , 已经成长为90后作家 , 年近30岁 。 他们的风格截然不同:郭沛文写作推理小说 , 作品有国内推理作家中少见的文学自觉;李唐则着迷于在构建的幻想世界中 , 探索人的精神、存在;郑在欢个人经历曲折 , 作品风格黑色、幽默 , 与自身生活经验勾连紧密 。
现在回头看 , 2008年前后正是很多90作家最早开始写作的年纪 。 彼时 , 80后一代作家的作品 , 正被包装为“青春文学”的概念势头仍猛 。 如今的90后作家 , 那时的阅读中 , 或多或少有着“青春文学”的影子 。 但当他们自身进入文坛 , 评论界和媒体发现 , 似乎很难像80后作家中找到“残酷青春”那样的概念将他们的群体特质固定下来 。
少年的偶像
用代际而非文学风格来划分作家群体 , 最早是从“70后”一代开始的 。 1996年 , 《小说界》率先推出“70年代以后”栏目 , 此后《芙蓉》《山花》《花城》等杂志相继推出“70后”作家的作品 。
在《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李云雷看来 , “70后”“80后”概念的产生 , 是具有症候性的文学事件 , 它表明文学革命的终结 , “其实质在于以年龄的因素取代了文艺思潮的因素 。 随着这一命名方式的普泛化 , 一种‘稳定’的文学秩序便取代了一种可以在思想层面进行交流、交融、交锋的文学场域 。 ”
文学期刊用代际命名作家群体与大众媒体、书商炒作的最早“合谋” , 则发源于1998年 。 彼时 , 《作家》杂志推出“70年代女作家小说专号” , 将“70后作家”与“美女”绑定在一起宣传 , 一时间 , 棉棉、卫慧等70后“美女作家”以“身体写作”的名义集体出道 , 受到媒体广泛关注 。
随后 , 这种包装手法在“80后”一代中达到顶峰 。 其中 , 最重要的推手是《萌芽》杂志社时任主编赵长天 。 1998年初 , 彼时销量已经跌入低谷的《萌芽》杂志社 , 推出以反对“应试教育的八股文”为鲜明标签的“新概念作文大赛” 。 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80后作家”代表人物 , 在参赛、获奖之后 , 被贴上“残酷青春”的标签 , 迅速走进公众视野 , 成为彼时广受关注的文学明星 。
对于那时还是中学生的很多90后 , 参加“新概念”可以获得高考加分的现实诱惑 , 以及那些80后文学明星们名利双收的人生路径 , 成为他们进行文学创作的最早动力 。
2006年 , 出生于河南驻马店新蔡县的初一学生郑在欢 , 由于家里不再给他负担学费 , 辍学跟随表姐去河北白沟镇打工 。 在白沟镇 , 他和工友们消遣时间的方式是看小说 。 起初是看玄幻、武侠小说 , 多是连载 , 有时看完一本 , 下本买不到 , 他就自己编排情节写续集 , 娱乐工友 。 他擅长编排搞笑的段落 , 比如大侠在西瓜地比武 , 互相向对方身上扔西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