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乐|隐退七年,杨乐乐首曝离开原因:个人内卷化,有多可怕?( 三 )


他这个小小的举动 , 令不少顾客深受感动 , 铁了心专买他的米 。
就这样 , 他的生意越来越好 。 从这家小米店起步 , 王永庆最终成为台湾工业界的“龙头老大” 。
这就是差异化 , 指的是组织或者个人 , 通过提供与竞争者显著不同的价值 , 以获得竞争力 。
如果个人和组织提供的价值同质化 , 就难以分出高下 , 获得竞争优势 。
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下 , 差异化是每一个组织和个体 , 都必须运用的竞争策略 。
对个人来说 , 职场中没有差异化 , 就谈不上不可替代 。
如果不能提升不可替代性 , 就很难提升个人价值 , 立于不败之地 。
04
培养成长心态
有一位编剧 , 她写的新戏即将开工了 , 于是她在微博发表了一段感动的心情 。
这时 , 有网友评论说:“没啥名气就不要拍了 , 等有实力时再拍也不迟 。 ”
对于网友的评论 , 这位编剧的回复是:“实力不是等出来的 , 是一直做一直做一直做干出来的 。 ”
这就是成长心态 , 是相对固定心态而言 , 指的是:
具有一定持续性的心理状态 , 认为个体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 , 通过努力 , 我们可以随着时间推移 , 而变得更聪明、更优秀 。
相反 , 固定心态认为 , 智力和才能是与生俱来的 , 是固定不变的 。 成功不过就是要证明你的能力 , 证明你是聪明的 。 如果失败 , 那就是天赋不够 。
生活中 , 固定心态的人 , 会过分重视成功 。
如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 , 就会变得保守停留在舒适区 , 来尽力避免失败;而如果体验到一点点失败 , 他们就很可能会采取各种自我妨碍策略 。
长远来看 , 无法提高能力 , 就形成失败悖论:他们避免失败的策略 , 反而更会导致失败 。
而成长心态的人 , 则没有那么看重成功 。
他们更加倾向于去注意他们所做的事情 , 是不是他们真正喜欢做的事情 。
正是因为这种内心喜欢 , 而非为了外界评价的态度 , 让他们能在所处领域不断精进 , 也就更有条件成功 。 这就形成了成功悖论:不那么期待成功的人 , 反而更容易成功 。
拥有成长心态的人 , 不会轻易陷入“内卷” , 因为他们一方面遵循成果导向 , 用结果来指引前进的方向 。
另一方面注重过程 , 即便失败 , 只要能学有所得 , 就能保持屡败屡战的斗志 , 争取每次改进一点点 。
05
保持好奇
乔布斯17岁那年休学后 , 把时间全部投入到感兴趣的课堂上 。
当时 , 他深深痴迷于书写 , 认为书写有着不同于科学的历史感和艺术感 。
于是常常跑去上课 , 学习了serif 与sanserif字体 , 以及如何在不同字母组合间变更字间距 。
由于纯粹兴趣使然 , 乔布斯也并未想到 , 这些东西在他往后的生活中会有什么实际作用 。
但10年后设计第一台Mac电脑时 , 他发现自己曾经所学的字体派上了用场 , 于是把这些东西都设计进了麦金塔 , 第1台能印刷出漂亮东西的电脑就这样问世了 。
这就是好奇 , 是指:对自己不熟悉事物的运行机理 , 有浓厚兴趣 。
一个没有好奇心的人 , 会逃避问题 , 逃避学习 , 轻易掉入“内卷” 。
而一个有好奇心的人 , 每一次的体验、思考都将成为未来的财富 , 对抗“内卷”成了一件容易的事 。
就像乔布斯那样 , 痴迷于字体的时候 , 只关心“漂不漂亮?美不美?” , 看不到实际用途 , 却会在十年之后 , 也许是一辈子 , 对他设计产品产生重大的影响 。



那么 , 对一个成年人来说 , 怎样做才能保护和运用你的好奇?3点建议 。
①重新向孩子学习
好奇心是人的本能 , 只不过随着年龄增长 , 很多人对周边的世界见多不怪 , 再也不能像一个孩子那样 , 对着一个蚁窝也能够兴趣盎然地观察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