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镜头拾荒 ”者——记录中国乡村遗失的视觉档案
:原题为_新华每日电讯|“镜头拾荒 ”者——记录中国乡村遗失的视觉档案。
记录中国乡村的视觉档案保存一段正在发生的历史
“镜头拾荒 ”者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打量乡村的独特价值 , 越来越多力量和资源投入到有别于过往的乡村建设中 。 6年多的时间 , 郭国柱已经走了大半个中国 , 拍摄了近200个荒村 , 他营造着一个旁观者眼中的疏离氛围 , 带着冷静和诚实去观察和思考
本报采访人员涂洪长寸头、圆脸、略显羞赧的笑容、浓郁的闽南口音 , 初见郭国柱 , 迎面而来是一个小镇青年的亲切形象 , 很难把他和那些萧疏、冷峻的影像联系到一起 , 但又让人很快联想到他对荒村拍摄的热情与初衷 。
虽然常年在外奔忙 , 但他身上并无倦态 。 交流过程中 , 他始终语气平静 , 甚至有意识回避某些激烈的情绪 。 谈到自己的职业选择以及由此收获的名声 , 言语间也极为散淡:“只是一种凝视、一种记录 , 改变不了什么 , 也标榜不了什么 。 ”
记录中国乡村遗失的视觉档案
被爬山虎几乎“吞没”的海岛石头房、被巨大的榕树“撑破”的断壁残垣、柳叶与绿藻覆盖的洗衣池塘、丢弃一地的碗碟和家庭相册……翻开郭国柱10年自由摄影师生涯中唯一的摄影集《城岭》 , 照片中没有人 , 但又全然不似常见的风光照 。
在评论家的眼中 , 这是一份“记录中国乡村遗失的视觉档案” 。 这些照片在网上热传后 , 有网友留言:“很亲切”;也有人借古诗词表达观感:“物是人非事事休 , 欲语泪先流 。 ”
但在郭国柱这里 , 这些强烈的情感映射和修辞冲动 , 并不是拍摄荒村的前置条件 。 为此 , 他一般选择在夏天展开拍摄 , 因为这个季节具有相对“客观性”:光线充足、植物正常生长 , 一切都没有那么情绪化 。
将镜头对准人去屋空的荒村现场 , 郭国柱已经坚持了5年多时间 , 并且打算继续坚持下去 。 面对各路采访 , 他都遇到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关注这样的题材?
直接的契机来自一次拆迁:2014到2015年 , 杭州萧山新湾镇下属的两个小村庄要拆除1000多栋房子 , 当时郭国柱正好受邀记录了整个拆迁过程 , 关注到两个意味深长的现场:村民老房子的堂屋和村民丢弃的东西 , 后来被命名为《堂前间》系列和《遗物》系列 。
“堂前间”说白点就是农村的客厅 , 在郭国柱看来 , 这个空间的复合功能和象征意义是超越“房屋”的 , 作为乡村私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是维系家族尊卑长幼秩序以及熟人社会里人情往来的重要纽带 。
满墙的奖状、鲜明的信仰标识、挂到褪色的红双喜字……乡村堂前间里的这些符号 , 让郭国柱似曾相识 , 这个空间的湮灭 , 显然代表着一种历时久远的生活形态的突然中断 。
拆迁伴随着搬家 , 村民们没有带走的东西也被郭国柱收纳到镜头中:神龛、机械钟、木杆秤、装在箩筐里的马铃薯种子、保温瓶改造的盆栽、装满橱窗的餐具……郭国柱将它们命名为:遗物 。 在他看来 , 这些物件既是有意的遗弃 , 也是最后的遗留 。
郭国柱在《遗物》的文字说明中这样说道:这些是私人生活里最隐秘的部分 , 不仅让我们得以拼凑曾经构成村民日常主题的生产生活内容 , 也让我们窥见村民们的内心世界 , 乡村惯常的习俗、礼仪和信仰 。
面对这些即将消失的乡村场景 , 郭国柱无从猜度那些离开的人是喜是悲 。 因此拍摄《遗物》系列时 , 他营造了一种具有告别意味的仪式感 , 用拍摄肖像的方式对待每个物品与场景 , 并与它们保持一定的距离 , 这种距离既体现了一种尊重 , 同时也让观看的人产生更好的凝视效果 。
这种“凝视”态度贯穿于后来的《流园》作品系列中 , 这是一个更为宏大的拍摄目标:记录中国大地上越来越多的荒村面孔 。 6年多的时间 , 他已经走了大半个中国 , 拍摄了近200个荒村 。
- 中国仿生新材料问世 有望替代塑料
- 中国仿生新材料问世
- 新华社|扬扬:一个舞者,最成熟的年龄是36
- 大众网 清华工研院雁栖湖创新中心成立
- 每日经济新闻虚拟币又爆大雷!哥伦布网络传销矿机,会员达三百余万人,涉案3亿元
- 每日经济新闻充电桩成“摆设”?不能充电、运营单位不知去向!车主充电难,企业盈利也难
-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又放大招!上线新的超实用功能,网友:终于……
- 收!储!销!这些种粮“大户”尽显“科技范儿”
- “长廊经济”:山东章丘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超170万人筛查的背后——天津抗疫一线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