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92年前,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就如此生猛?( 三 )


《翼》中杰克击碎泡泡的场景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心疼的隐喻:泡泡代表战争的反面 , 那么美好、温暖、轻盈 , 但因战争的「比邻而居」而极为易碎 , 当这种美好裹住杰克的思想 , 是一种必须面对战争的无奈与勇气让他亲手开枪将其击碎!影片借此呈现出大多数战时热血青年的复杂人生 , 而战争也从不远离 , 所以下一个镜头 , 便给到来通知「紧急动员令」的军官 。
接下来的战争入场 , 底定了杰克与大卫「相爱相杀」的悲情未来 。
两人本因阶级不同(杰克属于平民 , 大卫属于富人)而颇有嫌隙 , 但战前的一场肉搏将两人拉近 , 此时 , 西尔维娅的照片及其背后的深情题词 , 则再度在两人之间撕开裂缝:大卫不希望杰克看见西尔维娅的题词 , 但杰克固执地想从大卫手中取回照片 。 大卫因此将照片撕得粉碎 , 杰克则愤怒于大卫这一行为对友谊的践踏 。
突然 , 两人被召进入空中战场 。 依据好莱坞一贯的故事及悬念设计传统 , 我们知道 , 两人将不会再有平心静气解决心结的机会了 , 而一个举着幸运物小熊的士兵追着大卫战机的镜头 , 更加剧了我们的这一担忧:大卫这次没有带着幸运物 , 他回不来了 。
大卫与杰克最后一次正常的对话
死亡永远具有强大的魔力 , 它在给人带来悲痛的同时 , 瞬间修补情感上的一切裂缝 。 大卫的死讯不仅让杰克彻底原谅了大卫 , 并激发了杰克强烈的复仇欲 。 杰克化身「空中流星」 , 追击着能看见的所有德国战机 , 而此时 , 其实并未死亡的大卫刚好偷了一架德国战机 , 脆弱地飞翔在杰克的视线内 。 「每多击落一架德机 , 就是多为大卫复一次仇 。 」杰克追击着大卫 , 大卫在真正的悲伤中随着战机坠落 。
大卫被杰克击落
这是战争电影最具力量的标准情节设计之一 。 它剥开所有包裹在战争身上那些似乎具有正面意义的外壳 , 比如男儿们热血的心脏 , 从而暴露出战争最疯狂最无耻的内核:没有阵营、没有情感、没有身份 , 只有 , 惨白的生死 。 抵达了这一内核 , 才能抵达反战的真谛 。
这种剧作设计历来为战争片导演所热爱 , 如韩国导演姜帝圭就在其2004年的《太极旗飘扬》中 , 让一对名为李振泰、李振硕的亲生兄弟在朝鲜战争的泥泞中 , 因面目被战场的肮脏彻底遮掩而彼此厮杀 。 战争通过各种残酷方式抹去参战士兵的身份 , 从而令无数人在生死的强烈挤压中迷失 , 威廉·A·韦尔曼和姜帝圭都抓准了这一深刻角度 , 让自己的作品成为反战电影的典型之作 。
《翼》剧照
幸运的是 , 《翼》的最后 , 观众得以在前几幕的残酷之外 , 享受一份柔情的落幕:在杰克与大卫的生死告别中 , 大卫宽慰着杰克的心 , 而杰克 , 在「你知道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比我们的友谊更重要」的深情告白中 , 将一个悲伤的吻印在了杰克的唇上 。
相拥的杰克与大卫
告别的杰克与大卫
由此 , 一战和它中间那些被历史尘埋的动人故事 , 生动地浮现在了观众眼前 。
而默片时代最后一部大片《翼》(当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颁给了默片大师查理·卓别林) , 则同奥斯卡历史上那些类型不同但一样迷人的战争电影一起(如1947年威廉·惠勒以美国大兵艰困战后生活为题材的《黄金时代》 , 它将自己对战争的反思对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 将自己那杰出的反战思想传达到了依然不会过时的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