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警惕!一些地方“山上毁林造地,地里重新种树”( 二 )


据了解 , 当前一些地方旱地指标交易价格约8万元/亩 , 水田指标约13万元/亩 , 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产生的土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则超过20万元/亩 。 中部某县2019年通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 新增耕地1万余亩 , 当年占补平衡指标款收益达4.5亿元 , 占财政收入的1/5 。
在巨大收益诱惑下 , 一些地方将造地作为培植财源的重要手段 , 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部门工作计划 , 提出“积极与土地指标紧缺地区联系” , 有的县借此一年创收10多亿元 。 有地方政府明确提出 , “积极向土地要收入” , 聚力土地增减挂钩、园地开发、土地整理等财源项目建设 , 克服财政严重趋紧的压力 。
第三笔账:建高标准农田不如削山造地 。
针对以往补充耕地中存在的问题 , 原国土资源部2017年曾下发通知 , 要求各地在占补平衡管理中更加注重生态保护 , 从过去以开发为主调整为以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为主 , 严格控制成片未利用地开发 。
但半月谈采访人员采访发现 , 一些地方只算经济账不算生态账 , 补充耕地仍以土地开发为主甚至毁林开垦 。 一位县自然资源局负责人道出了背后的原因:通过土地开发新增耕地亩均投入要求不低于5000元 , 新增耕地率可达80% , 而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投入3000元左右 , 新增耕地率仅2%~3% 。 如果投入50万元 , 通过土地开发可新增80亩耕地 , 而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只能新增5亩 。
3 坚决守住耕地、生态“双红线”
受访干部和专家表示 , 一些地方毁林造地及由此催生的“毁林造地财政” , 是土地财政依赖症的新变种 , 并非长久之计 , 各地要摒弃短视思维 , 通过经济高质量发展培植优质财源、积蓄发展后劲 。
针对一些地方毁林造地等问题 , 国家林草局下发挂牌督办函 , 要求全力推进整改 , 做到案件查处、林地回收和责任追究“三个到位” 。
但加强耕地和生态保护任重道远 。 一些基层自然资源部门干部坦言 , 一方面一些地方经过多年土地开发 , 许多土壤较为肥沃、交通比较便利、施工条件较好的地块已经开发了 , 于是造地时打起林地的主意;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存在“唯指标论”现象 , 在山上实施土地开发项目 , 导致新增耕地撂荒或种树 。
【半月谈|警惕!一些地方“山上毁林造地,地里重新种树”】受访干部和专家建议 , 要从选址、立项、实施、验收等环节进一步加强对耕地占补平衡的监管 , 谨防一些地方为了获得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及交易收益毁林开垦;各地要充分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获取新增耕地 , 提高耕地质量、增加粮食产能;同时 , 在土地开发各环节严格把关 , 重点从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未利用地中补充耕地 , 并加强新增耕地的监督和管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