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圈|既然到了35岁左右都面临被辞退,那“深耕一个领域”的意义是什么( 二 )


有个开公司的老板朋友这样吐槽中年员工:
“中年人又懒 , 又油 , 拖家带口 , 洗脑洗不动……就那么一点子工作经验 , 只要我对新人稍加培训 , 那点成本完全可以cover 。 ”
这就是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心态:
裁掉混日子的老员工 , 做不出业绩的员工 , 精力体力跟不上加不动班的中年员工 , 与此同时外面还是有源源不断的新生代加入公司……
嗯 , 真香 。


三、怎样做到“不可替代”?
如果你经常看职场技能、经验方面的文章 , 一定会很熟悉一个词叫做“不可替代性” 。
什么是不可替代性 , 其实在当下的职场 , 普通员工基本上都是可以替代的 。
哪怕是高管、专家什么的 , 也不是不可替代 , 一个行业 , 自称专家的千千万 。
月薪高一点的高管、高级技术员 , 也不过就是构造稍微复杂一点的“螺丝钉”罢了 。
所以在一个行业里 , 不论把【技能】锤炼得多么锋利 , 都可能被替代 。
那些真正不能被替代的是什么呢?
是你掌握的行业内幕 , 你手里的人脉 , 要做一件事的时候你能召集到的帮助和支持 , 你的说服能力 , 你的情商 , 甚至写作能力等等 。
后者这些能力 , 是一个职场人的“元能力” , 这种能力不管在什么行业都是用得上的 , 而且是很难复制的 。
所以那些突破了35岁限制 , 人到中年 , 还能在职场继续往上走的 , 多半都是从“专精某个技能”升华到了“一专多精” , 他的可替代性就会减弱 。
对于这样的人 , 公司老板在想替换掉他的时候 , 就会寻思寻思:
换掉他 , 会带来什么样的损失 , 万一他跳槽去竞争对手那里怎么办 。
现代的职场里 , 不要妄想什么“不可替代” , 只要能做“难以替代” , 能让雇主认为“换掉你的损失大于雇佣你的成本”——做到这一点 , 基本都会有不错的发展 。

讨论
你的行业是否存在35岁现象呢?
你愿意在你的行业里“深耕”吗?
欢迎评论区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