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玩创新 重估「AI国家队」云从:步入寒冬还是万物生长( 三 )


目前 , 云从正在全力打造的人机协同操作系统 , 同时在金融、机场、海关、商业等场景和行业布置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 寻求扎实落地 。
今年5月 , 云从科技就与广州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 , 共建国内首个人机协同开放平台 , 重点围绕「总部建设」、「平台建设」、「政务民生应用」、「智能生态」、「金融支持」、「资本合作」等内容展开全面战略合作;同时 , 该平台也是与广州市「数字基建」重点合作项目之一 。
实际上 , 人机协同所蕴含的机遇 , 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丰富 。 2018年 , 埃森哲在书籍《人机协作:重新定义AI时代的工作》中指出 , 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三轮技术浪潮中 , 人机协作是「被遗忘的中间地带」:在这个地带 , 人类与智能机器各取所长 。 例如 , 人类可以开发、训练和管理各类AI应用 , 让其真正成为人类的好帮手;同时 , 机器可以使人类突破自身极限 , 拓展自身能力 。
从云从的变革之路去看 , 以单点核心技术起家 , 从推出软硬件到以方案和咨询为触手 , 实现企业的转型 。 这一路径恰似百年企业IBM:如果一家企业身处高速变化的市场 , 那么它的核心能力中就必须包括「持续变革」 , 把握住时代脉搏的企业才能真正引领浪潮之巅 。
「前沿尖端技术的创业 , 如果研究人员不能亲力亲为 , 成功的机会等于零;亲力亲为 , 也只有很小的几率成功 , 即便如此 , 我也愿意一搏 。 」回顾这5年 , 周曦身上有一点丝毫未变 , 那就是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热情 , 一如他刚踏入这个行业第一天 , 充满斗志 。
广阔天地 , 大有作为
2020年底 , 再看「AI四小龙」 , 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同样是计算机视觉起家 , 同样曾经聚焦安防和金融 , 四家公司却走出了差异化的道路 。
最初 , 云从科技以「中国金融行业第一大AI供应商」的标签为人熟知 , 但现在 , 云从将自己定位为「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
同时 , 商汤、旷视、依图也都在发生变化 。
旷视在AI四小龙中成立时间最早 , 通过提供FaceID解决方案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落地 , 眼下的业务领域聚焦在了物联网;商汤的融资规模最大、估值最高 , 提出了「1+1+X」模式 , 以底层框架为基础重构传统行业;依图则把医学影像行业作为主要战略 , 并开始自研芯片 。
其实中国AI领域的新兴力量一直都在默默互动 。 虽然每家企业的定位或许有所不同 , 但并不意味着AI企业之间不能协同共进 。 他们需要一起教育市场 , 让市场认可AI企业的品牌及势能 。
同时 , 资本机构的加持为AI企业生态构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 。 近一年来 , 四家公司的上市进展在业界引起了相当高的关注度 。 商汤科技始终没有披露上市计划 , 但坊间传闻不在少数;旷视科技最早递交招股书;就在几天前 , 依图科技也已经披露了招股书 , 冲刺科创板 。
小雨玩创新 重估「AI国家队」云从:步入寒冬还是万物生长
文章图片
云从科技最新一轮融资达到18亿元 , 多个国家背景基金入局 , 除了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上海国盛、广州南沙金控、长三角产业创新基金等政府基金外 , 投资方还包括工商银行、海尔金控等产业战略投资者 。 10月 , 公开消息称云从科技已完成章程备案 。
过去的十年里 , 人工智能经历了第三次发展浪潮 , 技术的大幅度跨越终于也推动了前所未有的应用落地 。 对于云从、商汤、旷视以及更多AI创业公司来说 , 它们的确有幸遇到这样的时代 。
虽然「寒冬」之说一直喧嚣尘上 , 质疑声此起彼伏 。
但我们也很高兴地看到 , 除了国家政策的坚定支持 , AI企业确实已经开始穿过「低谷期」 。 这片天地足够广阔 , 纵然寒冬惨烈 , 但经历过洗礼的幼苗 , 会生长得愈发茁壮 。
本文为机器之心原创 ,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