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的声音和小的声音同时存在时,为啥我们只能听见大的声音
“只能听见大的声音”是不准确的。应该说在很多情况下,大的声音更容易捕获人的注意,从而相较于小的声音更有可能被知觉到。当然,也不是说大的刺激一定会掩盖小的刺激,反例之一就是 @杜咔咔的回答中提到的和声。
我感觉这其实算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人的注意过程可以分成两类:外界刺激导向的注意(外源性注意)、内部动机导向的注意(内源性注意)。
外源性注意与刺激本身的特征(强度、持续时间等)有关,在这种注意过程中毫无疑问大的声音会比小的声音更容易被注意到,因为大的声音在响度这个属性上与小的声音有明显差别。例如,你在房间里无聊地刷手机的时候,突然窗外一声巨响,与此同时房间里一根针掉到了地上,那么基本上你只能听到窗外的巨响。这种注意过程具有重要的进化意义。假如你是一个在小溪边打水的原始人,突然有一只老虎大吼着向你冲过来,结果你只顾着听流水潺潺而根本没听到老虎的吼声,那肯定活不下来。这也是注意这一过程的一种作用——警报作用。
内源性注意更多地是由你自己的主观状态决定的。当你听到一大一小两个声音的时候,假如你心里没有任何偏向性,那么在你的主观感觉里大的声音会显得比小声音大很多;而如果你主动地把注意放在小声音上(例如听音乐会的时候有意识地从歌曲中听出和声),那么大声音和小声音在你的主观感觉里就没有那么失衡了,甚至可以达到小声音“盖过”大声音的效果。认知心理学家Treisman提出的“衰减模型”就描述了这一现象:当外界的物理刺激从感受器进入与知觉有关的大脑皮层时,被主动注意的刺激会得到放大,而被主动忽略的刺激会受到抑制。
小结一下就是,外源性注意过程中,大的声音比小的声音更容易被听到;内源性注意过程中,你更容易听到你想听到的声音,声音的大小并不是决定性的变量。
当然,上述讨论都是基于“大的声音和小的声音的响度都在听力阈值之上”这一个前提的。假如小的声音低于0dB(听力的绝对阈值),那么小的声音本来就不太可能听到了。不过,阈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妨了解一下“鸡尾酒会效应”。这个效应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我学得比较多的版本是这样的:
1、在嘈杂的鸡尾酒会上,你只能听清离你很近的人的声音,而很难听清甚至听见离你比较远的人的声音。这反映了听觉的选择性,属于外源性注意,离你比较近的人的声音比较大,所以更容易被听见;
2、但是,假如离你比较远的一个人突然用正常的声音大小说到了你的名字,那么你很有可能会听到。这反映了阈值的变化性,因为正常对话的听力阈值是0dB,而与你有关的信息的听力阈值会比0dB低,属于内源性注意,人会更关注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所以哪怕声音小,小到低于听力阈值,也很有可能听到,哪怕不知道具体是谁刚刚在议论自己。
那我们平时的注意过程是外源性注意还是内源性注意呢?很难说,而且把注意简单地二分成外源性和内源性也比较粗暴。所以总的来说,大的声音在被人听到这方面有天然的优势,但具体能不能被听到,还得看听者自己想听到什么。
■网友的回复
Masking effect. 这个不仅存在于空间维度上(同时发生的两个声音,地点不同),还存在于时间维度上(大声事件先发生,小声事件后发生,并且时间差很小)
■网友的回复
声掩蔽(auditory masking),了解一下。
■网友的回复
不知道你说的大小声是什么程度的大小声。站在舞台音响设备前面,音箱放音乐,你再大吼台下人也听不到。但是站你面前得人应该还是听的到。如果是音乐里的相对的大小声。我们扒谱,如果是交响乐,相比铜管乐,主旋律乐器一下就能听到的音量,bass等其他音量小的和声乐器都是可以听到的。大合唱里,非常微弱得和声也是“你以为听不到”,但是其实能够听到,并且能清楚的听到旋律。所以这个问题是需要前提的。
■网友的回复
【当大的声音和小的声音同时存在时,为啥我们只能听见大的声音】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 业余和专业最大的区别是啥
- 压死成年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啥,可能很小很小的一件事,小到不值一提,算不算玻璃心
- 你身边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有哪些特质
- 北大的同学凌晨四点半真的在看书吗
- 你是玩《超级玛丽》和《魂斗罗》长大的吗
- 现在自驾进京可以带猫吗,三个月大的小猫
- 闭着眼睛睡不着,满脑子都是乱的,很伤心,真的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强大的心,我要咋催眠自己?
- 考上清华或北大的高材生们从小家里有没有电视、电脑或网络
- 小动物晚上睡觉打呼噜声音太大,用胶带把嘴粘上,算虐待小动物吗
- 在自习室,听到许多同学用笔写字沙沙的声音,感觉很烦,该咋说服他们选择用电子产品代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