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光伏巨头的第N种死法


光伏产业|光伏巨头的第N种死法
以铜为镜 , 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 ,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 可以知得失 。

纵观中国光伏产业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 , 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 , 城头变幻大王旗” 。 近日 , 跟一位光伏产业界朋友无意中聊起“光伏巨头的兴衰”这个话题 , 这个朋友反问一句:“真人 , 你觉得现在的光伏巨头将来会怎么个死法?”笔者现将我在聊天中的观点整理出来 , 与诸君探讨 。
01. 光伏童年:先驱纷纷倒在“硅料”的石榴裙下

2000年至2012年 , 中国光伏产业正处于懵懂无知的童年 。
中国光伏真正产业化的发轫 , 在2000年左右 。 1998年成立的英利绿色能源一开始就布局包含多晶铸锭、硅片、电池组件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 , 2001年成立的尚德电力聚焦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端的制造 , 2005年成立的赛维LDK则直接切入多晶铸锭、硅片环节 。
2005年 , 创立仅4年的尚德电力在纽交所上市 , 42岁的施正荣以23亿美元身家成为中国新首富;2007年6月1日 , 创立仅2年的赛维LDK在纽交所上市 , 32岁的彭小峰以30亿美元身家成为中国新能源富豪榜第一名;2007年6月8日 , 创立9年的英利绿色能源在纽交所上市 , 51岁的苗连生以140亿元身家 , 成为河北首富;
供不应求 , 高利润 , 快速上市 , 暴富 , 自然而然接下来就是:盲目乐观 , 盲目投资 。 尚德当年是不打算投产多晶硅和硅片 , 所以2006年与美国MEMC签订了长达十年的硅片供应协议 , 由于08年金融危机后硅料价格连续暴跌 , 尚德后来为此赔付了2.12亿美元巨款 , 再叠加2011年后的光伏双反调查 , 尚德元气大伤 , 于2013年破产重整 。
而赛维LDK于2008年斥资120亿元上马了规划15000吨的多晶硅项目 , 项目启动时硅料市场价格高达400美元/kg , 而在项目建设期多晶硅价格就一路跌到最低25美元/kg , 而赛维LDK的硅料制造成本却在40美元以上 , 随后赛维LDK陷入长期的亏损债务泥潭不可自拔 , 于2018年完成破产重整 。
英利的硅料故事与赛维如出一辙 。 2008年 , 英利绿色能源斥资24亿元上马3000吨多晶硅项目 , 自2010年投产以来 , 平均生产成本每公斤50美元左右 , 到2011年即亏损22.75亿元 。 随后英利也和赛维LDK一样陷入长期的亏损和债务泥潭 , 于2020年末实现债务重整 , 地方国资和银行成为接盘侠 。
02.光伏少年:王者也被“欠补”褪去一层皮
【光伏产业|光伏巨头的第N种死法】2013年之后 , 中国光伏产业进入少年时代 。

尚德、赛维、英利等光伏先驱的苦难都跟硅料有关 , 但“世界硅王”协鑫的苦难却跟硅料无关 。 2006年 , 火电起家的协鑫集团开始进入光伏上游硅料行业 , 与央企和海外财团共同发起成立保利协鑫能源 , 并于2017年在港交所上市 。 2009年 , 保利协鑫率先研发出了冷氢化工艺硅料量产技术 , 大幅降低了硅料生产成本 , 让中国光伏产业逐步摆脱对国外硅料的依赖 , 也使保利协鑫逐步成长为“世界硅王” 。
2014年 , 保利协鑫并购森泰(0451.HK) ,更名为协鑫新能源 , 开始大规模进入光伏电站投资领域 。 截至2019年底 , 协鑫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约7145MW , 居全球第二 。 而这些庞大的电站资产大部分是在国内 , 而且投资测算也是把“享受”的国家光伏补贴也算进去的 。 接下来故事大家都比较清楚了:大规模的补贴拖欠 , 玩残一批光伏巨头!而协鑫新能源是首当其冲 , 最高峰时被拖欠补贴高达92亿元 。 牵一发而动全身 , 不仅协鑫新能源的控股股东保利协鑫的多晶硅业务被拖下世界硅王的王座 , 整个协鑫集团的业务现金流也被严重牵连 。
2020年以来 , 随着光伏补贴的逐步清偿 , 逐步“减脂瘦身”的保利协鑫又凭借颗粒硅的产品技术创新重新焕发新机:保利协鑫能源公告显示 , 2021年上半年毛利35.99亿元 , 同比增长97.5%;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24.07亿元 , 而上年同期亏损19.96亿元 。 根据今年硅料行业暴涨的形势预判 , 保利协鑫2021全年的业绩和利润应该相当可观 。 拥硅为王的保利协鑫能源虽然没有被“欠补”拖垮 , 也算是生了一场大病!
而另外一个光伏巨头天合光能由于未涉及到硅料业务 , 虽然躲过了第一波的“硅料”劫 , 但在第二波的电站补贴拖欠上也很受伤 。 据公开信息显示 , 2019年 , 天合光能在国家补贴目录内的电站被拖欠补贴已达2.9亿元 , 还有一些电站没有进入国家补贴名录 , 导致当时已从美股退市的天合光能资金链也异常吃紧 。 如果不是2019年末的那场疫情助力 , 2020年能否成功回A都要打上一个问号 。 如果去年不能成功IPO , 可能中国又少了一个光伏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