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近四成致残 黄悦勤呼吁让精神残疾者活在阳光下( 二 )


就像视力、肢体功能康复一样 , 精神康复是指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后有能力融入社会 。 精神残疾者中 , 有康复需求的比例为79.8% , 是各类残疾人中最高的 。 不同程度的精神残疾的治疗措施不同 , 最终目的是使其回归社会 , 重拾社交能力 , 不再与社会隔离 。
轻度患者可参与志愿者、做手工、文艺表演、做简单的工作等 , 让他们走出家门、多去社交 , 有可能达到完全康复 。 但不少患者出院后 , 仍然不说话、不睡觉、不洗澡 , 也不出门 , 不与任何人交流 , 对这部分人来说 , 除了专业治疗如足量足疗程服药 , “能出门、能说话”这些小小的进步 , 就是康复 。
发现苗头 , 及早干预
黄悦勤说 , 减少精神残疾 , 预防工作要做好 ,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开展 。
病因预防:不得病 。 不让精神残疾发生的第一步 , 就是别让精神障碍发生 。 加强对公众的精神卫生知识教育 , 对精神障碍高危人群进行心理干预等 , 都能达到预防效果 。 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点 , 预防重点不同 。 胎儿期 , 各组织、器官都在发生和形成 , 应避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 如各种感染、药物、重金属中毒等 , 加强对孕妇的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婴幼儿时期 , 避免大脑损伤 , 注意营养与睡眠;学龄期 , 全面关心儿童身心健康 , 启动思想品行教育 , 出现不良行为及时干预;青春期 , 心身可出现暂时的平衡失调 , 建议普及心理教育和咨询;围产期是女性一生中的重要阶段 , 给与孕妇、乳母生活照顾和心理支持至关重要;更年期 , 机体变化明显 , 必要时选择内分泌治疗;老年期精神功能趋于缓慢 , 积极预防心因性疾病及躯体疾病 , 注意脑功能状态 , 防治因缺血性脑疾病导致的精神失常 。
临床预防:赶紧治 , 不致残 。 即使患了病 , 如果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也可达到最佳疗效 。 通过基层医疗保健组织普及精神障碍的防治知识;进行心理干预和家庭心理教育 , 减少家庭环境中的应激因素;避免过多的指责或情感介入 , 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 , 减少复发 。
康复预防:根据等级开展 。 除了医院治疗 , 在疾病恢复期可采取社区康复 。 四级精神残疾者可在教育和培训的基础上 , 安排一般性工作 , 实现集中性庇护就业;三级可结合其行为和智力特点 , 做简单的操作性工作;二级可在照顾者陪同下从事简单的操作性工作;一级精神残疾者需长期监护 , 接受康复训练 。
回归社会先要消除歧视
据黄悦勤介绍 , 调查发现只有15%精神障碍患者会主动求助 , 一是由于不了解、无法识别自己处于精神障碍的疾病状态;二是病耻感 , 社会的歧视导致患者及家属都不愿承认疾病 , 更别说就诊了 。
由于很多媒体的错误、负面渲染 , 不少人对精神障碍有“可笑、疯狂、行为古怪、危险、有暴力倾向”等刻板印象 , 整个社会的偏见和歧视让不少患者及家属无法面对患病现实 , 否认、拖延、掩饰病情 , 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面临漠视和压迫 , 不仅不利于康复 , 还可能加重残疾 , 阻碍患者回归社会及家庭 。 即使康复了 , 他们的工作能力、生活能力也会受到怀疑 。 精神障碍患者想要真正回归社会 , 关键在于社会对他们的接受程度 。
身边人先要消除歧视 。 家属是精神障碍患者治疗、康复、回归社会的关键 , 家属消除偏见与歧视 , 能降低患者病耻感 , 提高治疗依从性 , 减少因病情延误带来的危害 。
媒体要正向报道和引导 。 只有对残疾人群体足够了解 , 才能唤起社会上的爱心和尊重 。 媒体要注重对精神疾患的正面报道 , 让公众更了解精神疾病常识 , 减少负面评价 , 倡导尊重、接纳、关怀精神障碍患者 。
政府需要更多投入 。 国家应加大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投入 , 加强立法 , 帮助患者就业、提供生活保障等;将我国精神障碍的预防与控制提高到与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高度 , 精神残疾者的切身利益才能得到保证 , 人民精神卫生健康才能得到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