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50年前的今天 , 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从乔冠华那酣畅潇洒的大笑开始 , 历经半个世纪 , 中国人的面孔在联合国的大家庭已屡见不鲜 。 根据《神州学人》援引联合国资料 , 截至2019年年底 , 联合国36574名职员中有中国籍职员565人 , 占总数的1.54% , 排名第21位 。
【美国|在联合国工作是怎样的体验?90后中国女孩:时刻为国代言】在联合国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90后中国女孩苗丹迎就职于联合国内罗毕游客中心 , 在联合国驻内罗毕总部工作已有两年时间 。 在她看来 , 尽管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同事共同为联合国工作 , 但对联合国的中国籍员工来说 , 中国人的身份仍然是他们的重要标志 。 在联合国不同的工作岗位上 , 每个员工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 , 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自己的国家代言 。
苗丹迎在内罗毕联合国总部工作 。
“我的‘味道’就是中国人”
每年的10月10日 , 苗丹迎都会用特别的方式来纪念 。 2010年的这一天 , 她第一次踏上了非洲这片土地 , 开始了一段意想不到的旅程 。
她最初的身份是国际志愿者 。 在肯尼亚进行近一年的志愿服务之后 , 苗丹迎决定进入内罗毕的肯雅塔大学就读 , 成为7万名在校生中仅有的两个中国人之一 。 到今年研究生毕业 , 她的本科和硕士阶段学习都是在肯尼亚完成的 。
苗丹迎在肯雅塔大学毕业典礼上 。
联合国驻内罗毕总部是联合国唯一设在发展中国家的总部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总部都在这里办公 。 2019年夏天 , 苗丹迎获得了联合国内罗毕游客中心的实习机会 。
“刚开始我还挺高兴的 。 我们部门六七个同事 , 有德国人、肯尼亚人、法国人、中国人 , 大家都非常随和友善 。 ”但很快 , 苗丹迎就感觉到了压力 , “联合国是人才济济的 , 即便是我所在一个入门级的部门也是如此 。 拿语言能力来说 , 我的一个肯尼亚同事除了英语和斯瓦西里语还会法语 , 而我除了汉语只会英语 。 ”
初次见到苗丹迎时 , 她热情、自信、沉着 。 这棵树是哪位重要人士种的 , 那幅画是谁送的 , 她对内罗毕联合国总部院内的一切似乎都了如指掌 。 当时仅仅是她在这里实习的第一个月 。
苗丹迎告诉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 为了迎接两年前我们的那次访问 , 她准备了很长时间 。 “我过去其实一直对在公开场合表达有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 。 ”
让苗丹迎“战胜自己”的 , 是那之后的一次“大场面” 。 一支160人左右的中国亲子游学团即将造访 , 其中的家长大多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 。 自己的中国同事临时有事无法到场 , 苗丹迎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被德国主管推了出来 。
“我只有5分钟的讲解时间 。 要把所有的信息浓缩成精华 , 让大家了解联合国的工作 。 ”时至今日她仍然清楚记得 , 当参观团的人说道“下面请苗老师来为大家介绍” , 自己的压力瞬间达到了一个峰值 。
苗丹迎在内罗毕联合国总部会议厅做讲解 。
令她意外的是 , 这次讲解出奇地成功 。 “大家反响特别好 。 结束以后还有旅游协会的会长和家长专门来找我交流 。 这以后面对这种场合我再不感到害怕了 。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苗丹迎渐渐适应了联合国的工作 , 也能以更平和的心态面对起初的落差 。 “我发现我不需要害怕 。 在联合国 , 还有我所在的游客中心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 , 就像水果都有自己的味道一样 。 我的味道是什么呢?我的味道就是中国人 。 我就是为中国人服务的 , 向中国人介绍联合国的历史 , 还有联合国对世界做出的贡献 , 以及中国人和联合国的关系 。 ”
“最重要的是有一颗热爱的心”
在大到几乎不知有多大的联合国内罗毕总部院内 , 有一座蛇形的办公大楼 。 大楼之所以建成特殊的形状 , 是为了一棵树 。 这是20年前瑞典一家儿童发展组织“Globetree”的负责人凯莎·达赫尔斯特伦种下的 。 后来在她建议下 , 为了新建大楼本来要砍掉的树被保留了下来 , 大楼也建成了今天的样子 。
- 华佗|张仲景在华夏百位名人榜单上排第15位,他后人都有谁,现在都干啥
- 贾雨村出场|骆玉明说红楼 | 人物
- 青岛西海岸新区科协|西海岸新区启动碳达峰宣传活动计划在10个单位进行巡展
- 遗址|在元代遗址上种菜谁来管?
- 黄丕烈|99岁版本目录学家,一辈子“泡”在图书馆,被誉为“古籍活字典”
- 中国将在非开展“百企千村”活动
- 蓝柑糖浆|沙滩鸡尾酒
- 给爸爸的信|一场特殊的遗物展览正在举行
- 技艺|在0.3毫米的白银上“作画”!两代“非遗人”的传承
- 筋斗云|孙悟空为何打死六个凡人?把他们的名字连一起,你会发现一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