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草|真的那么重要吗?以“五礼”为核心去探析,“礼”对古代社会发展( 二 )


2.夏商周形成礼仪体系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 , 是我国古代社会中的夏朝统治时期 。 当时已经开始从原始社会向组织过渡 , 夏启做为第一位奴隶制君主 , 对社会中的礼仪提出了要求 。 在夏朝时期礼仪已经形成 , 并且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
二、“礼”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现代俗语云:“有礼走遍天下 , 无礼寸步难行”;“君子争礼 , 小人争嘴”;笔者认为从这两句俗语中 , 其实就可以觉察到“礼” , 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性 。 “礼”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已经深入骨髓 , 甚至还将“礼”纳入了君子与小人之争 。
君子们争论的都是“礼” , 这说明君子处于道德制高点;而小人在恼羞成怒之后则争嘴 , 相比较于争礼来讲争嘴就显得特别低级 。 所以笔者认为从古至今 , “礼”在广大华夏儿女的心目中 , 都是一个无法逾越又不可触碰的底线 。
事实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 “礼”就被“百家”形成了体系 。 尤其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对“礼” , 更是做出了既细腻又深刻的诠释 。 子曰:“非礼勿视 , 非礼勿听 , 非礼勿言 , 非礼勿动” 。 孔子从视、听、言、动四个方面 , 阐述了“礼”的重要性 。
《论语》云:“君子博学于文 , 约之以礼 , 亦可以弗畔矣夫!” , 孔子说君子应该博学强记 , 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以礼来约束自己 。 只有这样才能避开离经叛道 , 只做一个受人尊敬的谦谦君子 。
这一点既与春秋时期的道德标准不符 , 同时也会让自己离君子越来越远 。 在古代社会中就算是统治者 , 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君子 。 更何况是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的芸芸众生 , 如果被他人认为不是君子 , 那么就会在社会中无法立足 。
战国思想家荀子在《荀子·礼论》中 , 曾表达了自己对“礼”的理解和推崇 。 他说:“礼者 , 人道之极也” ,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礼” , 才是做人做事的第一要务 。 如果一个人不知“礼” , 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处于黑暗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