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儿女》:银幕内外永不枯竭的精神力量( 二 )



《英雄儿女》:银幕内外永不枯竭的精神力量
文章图片

电影《英雄儿女》中 , 王文清和王芳父女俩失散多年后相认 。 资料图片
1.在朝鲜战场待了7个月 , 停战后又在朝鲜城乡生活了5个月 , 巴金写出原著《团圆》
1952年3月开始 , 饱经时代巨变的激荡 , 一批批文艺工作者在全国文联组织下深入部队、工厂、农村 。 第一批除了下工厂、农村之外 , 还有一部分人赶赴朝鲜 , 像巴金、葛洛、白朗等 , 包括文学、美术、音乐、电影艺术门类的工作者 。 查当时的《人民日报》等报纸上的新华社电讯稿 , 可知巴金率领的这个代表团 , 全称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赴朝创作组” 。 巴金第一次在朝鲜战场待了7个月 , 后来在停战后 , 他还曾在朝鲜城乡继续生活了5个月 。
1961年 , 也就是踏上朝鲜战场九年之后 , 巴金应《上海文学》约稿 , 完成了《团圆》 。 小说原作以通讯形式 , 讲述在朝鲜战场上父女团圆的感人故事 。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沉淀 , 写作过程可谓一气呵成 。 创作者在这个传奇故事的不同人物身上找到了情感这个同类项与公约数 , 使父女情、兄妹情、战友情成为作品聚焦并歌颂英雄的决定性因素 。 可以说 , 《团圆》是巴金情感厚积薄发的典型文本 。 而情感背后是真实的力量 , 是用常识理性叙写战争故事 , 描绘英雄人物 , 处理戏剧化的矛盾和冲突 。 重读巴金这部中篇小说 , 发现他写出了抗美援朝中难忘的战斗 , 表现了中国人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勇气 , 更描写出英雄身上真挚饱满的情感力量 , 让人读来仍会热泪盈眶 。
2.“风烟滚滚唱英雄 , 四面青山侧耳听” , 在写实与写意间唱响一曲英雄赞歌
20世纪50年代以来 , 抗美援朝题材的小说很多 。 相比较而言 , 中篇小说《团圆》是其中酝酿时间最长的一部 。 这部作品发表后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 最终 , 将其改编成电影的任务落在了“长影”身上 , 由武兆堤执导 。

《英雄儿女》:银幕内外永不枯竭的精神力量
文章图片

电影《英雄儿女》海报 资料图片
武兆堤接受创作任务后 , 找到他在延安抗大的同学毛烽 。 毛烽在朝鲜战场生活战斗过 , 武兆堤认为他“有着跟小说里同样的经历” 。 毛烽却道出“没有写电影剧本经验”的顾虑 。 武兆堤坚持:“什么经验 , 你在朝鲜战场上 , 有那么多的经历和故事 , 如果融入剧本里 , 这就是经验 。 ”毛烽被说服 , 答应和武兆堤一起改编 。 毛烽想起在朝鲜战场保存下来的两本厚厚的《志愿军一日》记录本 , 里面有上千篇日记 , 都是前线战士亲手记录的真人真事 。 他兴奋不已 , 赶忙翻找出来 , 细细品读 。 拍摄前 , 巴金看了剧本 , 对改编予以认可 。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 ”由公木作词、刘炽作曲、张映哲演唱的歌曲《英雄赞歌》在影片中多次出现 。 20世纪80年代末 , 我曾听刘炽讲起那段创作往事 。 他虽然年龄大了 , 却依然热情活泼 , 像个孩子 。 《英雄赞歌》自然、有力 , 激情澎湃 , 在某种程度上也表现出像刘炽一样的革命文艺家的高尚情操和纯粹精神 。 这首颂赞英雄的歌曲与那段“向我开炮”的情节融为一体 , 被观众广为传颂 ,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 为《英雄儿女》的艺术底板增添了更为立体写意的色彩 。
3.对于树昌、杨根思等英雄的原型事迹进行艺术加工 , 最终为新中国电影史留下了一个经典形象
与巴金“激流三部曲”等作品改编成电影时删减颇多不同 , 《英雄儿女》在创作时不仅对原著《团圆》的人物框架和情感关系进行了浓墨重彩的表现 , 还搜集了大量部队战斗生活的素材 , 对主人公王成的形象作出进一步的充实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