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儿女》:银幕内外永不枯竭的精神力量

开栏的话
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 , 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军进行的第一场出境作战 , 也是我军建军史上与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军队进行的一场大规模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战争 。 这一时期 ,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鼓舞着人民勇往直前;这一时期 , 不少文艺作品次第涌现 , 在战火中创作并为人们带来无穷精神力量;这一时期 , 无数文艺工作者奔向火热的战场 , 用艺术创作讴歌我们的英雄 , 赞颂我们的士兵 , 为部队鼓士气、壮军威 , 生产出了一大批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近期光明日报将陆续推出系列专版 , 从电影、文学、舞台艺术、歌曲等方面 , 盘点抗美援朝时期的重点文艺作品 , 回望那段峥嵘岁月 , 挖掘其中振奋人心的时代精神 。

《英雄儿女》:银幕内外永不枯竭的精神力量
文章图片

编者按
2020年 , 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当我们谈及这段历史 , 便自然会想起曾经风靡全国、家喻户晓的电影作品《英雄儿女》 。 无论是主人公王成的英雄形象 , 还是那一句“为了胜利 , 向我开炮”的经典台词 , 抑或是在当时广为传唱的电影插曲《英雄赞歌》 , 都为一代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时代记忆 , 让那份炽热的革命精神与爱国情怀伴随影像流传至今 。 在当下重新述说这部电影幕后的故事 , 人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影片散发的不朽艺术魅力 。
作者:丁亚平(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有文章忆述 , 电影《英雄儿女》在剧本阶段 , 名为《他乡遇故知》 , 编剧是毛烽和武兆堤 。 剧本初稿经长春电影制片厂艺委会讨论后报送文化部及电影局 , 当时主管电影的文化部副部长夏衍和电影局局长陈荒煤等看后表示满意 , 认为是“很重要”的题材 , 不过片名可用影片所改编的巴金原小说的名字“团圆” 。
1950年10月19日 ,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 10月25日 , 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爆发 。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印的《抗美援朝战争卫生工作经验总结》里的数据:抗美援朝先后出动志愿军人数达135万 , 战后健全回国的37.2万人 , 包括冻伤致死、致残在内共计减员97.8万 , 战况惨烈程度可见一斑 。 这场战争直到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方止 。

《英雄儿女》:银幕内外永不枯竭的精神力量
文章图片

电影《英雄儿女》中 , 王成一边高喊“向我开炮” , 一边顽强战斗 。 资料图片
中国拍摄的抗美援朝战争片很多 , 在《英雄儿女》之前 , 有《斩断魔爪》(1953)《上甘岭》(1956)《前方来信》(1958)《三八线上》(1960)《英雄坦克手》(1962)等 。 相比较同题材作品 , 《英雄儿女》描述战士王成在朝鲜战场牺牲后 , 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 , 最终与养父王复标、生父王文清团圆的故事 , 以革命英雄主义的基调 , 表现并颂赞了英雄的大无畏牺牲精神 。 其优势不仅在于受到电影界的重视 , 被建议“作为一个重点片子” , 还在于对“他乡遇故知”“团圆”这样表现战争中个人化视角和人性人情主题的开掘 。
影片摄制完成后 , 导演武兆堤带着样片赴北京放映 , 罗瑞卿、萧劲光、杨成武、许世友、傅钟、魏传统等众多将军参加观看 , 在纷纷表示肯定的同时 , 建议将片名“团圆”改为“英雄儿女” 。 片中勇士王成的事迹和他“为了胜利 , 向我开炮!”这样一句根据朝鲜战场上真实的人和事写就的电影台词 , 震撼了全场的观者 。 从“他乡遇故知”“团圆”到“英雄儿女” , 作品名字的改变表现了创作视角发生了位移 , 从另一种历史叙事维度 , 表现英雄主义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主题 。 影片于1965年元旦正式上映 , 立即引起巨大轰动 。 其成功说明 , 一部电影要受到观众欢迎 , 成为经典 , 需要有积极的创作基调 , 强大的文化魅力和艺术表现力 , 能与观众进行情感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