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她们在天上写诗( 三 )


她们也会给漫长的航天生活添上一份不一样的活力 。 这次王亚平“出差”就带上了乐器准备在太空中演奏 , 她还给同行的两位同事准备了神秘的“新年礼物” 。
从另一方面来看 , 以女性视角来观察宇宙、思考生命 , 进行以女性为主的航天医学和空间科学生命研究 , 也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NASA前宇航员凯迪·科尔曼说:“太空同样可以属于女性 。 ”
她还隔空传话给王亚平:“当你望向窗外 , 看到星星 , 看到地球 , 数十亿女性也正在和你一起看向窗外 , 包括我 。 ”
就这样 , 在浩瀚宇宙中 , 一股“她力量”正慢慢凝聚 。
摘星的还有她们
与王亚平同为“第一批女宇航员”的刘洋 , 曾写过一篇《凌长空 看万里山河》的文章刊登在《人民日报》上 。
她在文章里写道:


“小时不识月 , 呼作白玉盘” , 年少时我总爱抬头遥望星空 , 寻找云海茫茫间的那一抹月色 。 打从记事起 , 月亮在我印象中就是这般遥望而不可及的模样 。 那时的我从未想过 , 未来能成为飞行员 , 甚至是航天员 , 能够巡游九天……
带着这样的期盼 , 她归来后带给大家的 , 也是探索太空满满的好奇与兴奋感 。

形容失重 , 她是这样说的:“那些物体突然就像小草发芽了一样 , 摇摇摆摆就起来了 , 笔、绳子一类的东西像从沉睡中苏醒了一样 , 非常奇妙……”
她兴奋地在空间活动 , 太空里容易有空间运动病 , 以至于她安定下来的时候 , 看着面前的仪表盘 , 会觉得它是一种倒置的状态 。

在太空睡觉 , 也是只需要站着进睡袋就可以 , 所以刘洋觉得 , “任何姿势都可以睡觉” , 并且还睡得挺舒服 , 还做了一个终于能记得的梦 , 梦见孙悟空腾云驾雾;
而从舱里看地球的时候 , 她觉得自己还说了一句特幼稚的话:“地球它真的是圆的!”
虽然她早就知道地球是圆的 , 可亲眼看到地球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 她会觉得 , 山和海就是地球的血脉 , 地球就像个母亲躺在那里 , 是非常震撼的感觉 。
这种感性与细腻的观察 , 也是女航天员独有的视角 。 刘洋也说 , 女性更细腻 , 有韧性 , 冲突力低 , 亲和力强 , 对于在太空中狭小的空间工作和生活 , 都是非常好的特质 。
但时间再往前拨一些 , 女性航天工作者还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去真正探索太空 。

对我国太空事业、“两弹一星”贡献巨大的 , 有王承书先生 。

王承书原来是和钱学森同一个专业的 , 做气体分子运动论相关研究 , 她的“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轰动世界 , 是让西方学界觉得她有机会拿诺奖的程度 。
但1949年 , 得知祖国需要人才 , 她和丈夫毅然决定回来报效祖国 , 为此克服重重困难 , 一直努力到1956年才能辗转回来 。
彼时我国筹建了热核聚变研究室 , 已经四十多岁的她 , 也答应改变研究方向;之后国家原子弹研制进入攻坚期 , 钱三强找到她 , 希望她负责高浓铀研制 , 再一次改变研究方向……
并且原子弹的试验工作需要保密 , 她必须得隐姓埋名 。 对此 , 她还是毫不犹豫地说:“我愿意 。 ”
她放弃了在海外扬名的机会 , 投入全副身心助推“两弹一星”事业 , 成为整个科研队伍里唯一的一名女性 。 最终 , 大家齐心协力 , 成就艰苦条件下的非凡奇迹 。

有了父母辈的付出 , 才有了如今更好的科研条件 , 所以你看 , 如今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投入了航天事业 。 在这其中 , 也出现了很多出色的女性 。
比如 , “90后”女工程师鲍硕 , 她会说自己第一次坐上调度台的时候也会非常紧张;
到后来能很顺溜地完成每一项工作 , 私底下还会给航天器起小名 , 把它们当作自己的心头肉 。

她说 , 我们航天人不分90后80后 , 都是为了航天事业出力 。

还有“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指挥张玉花 , 会因为各种工作上的小细节不够完美而大哭 , 但每一次哭完 , 她又会带领团队优化设计 , 让玉兔二号走得更远 。
每一次落泪和每一次技术精进 , 都见证了中国航天的飞跃 。
最近网友还列出了许多太空领域里的女工程师 , 包括:
空间信息中继传输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 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