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贫记·第14期|“带货出山”的主播们( 四 )

在小金县 , 何瑜娟的家人也面临着高品质农特产品的滞销问题:土豆、白菜、菜籽油等 , 往往在亲友间送来送去;公公酿的蜂蜜、舅舅种的花椒、姑妈采的野生菌等 , 许多都便宜卖给外来小贩 。 “最好笑的是还有小贩拉着碗啊被子啊 , 在村里吼‘换菌子了换菌子了’ , 以物换物 。 ”何瑜娟说 , 在外面一斤松茸至少卖到几百元 , 在这里 , 只能换些锅碗瓢盆 。

虽然也有年轻人做过微商 , 在朋友圈销售农特产 , 但效果并不理想 。 何瑜娟说 , 当地人的社交圈子太窄了 , “养牛的身边都是养牛的 , 捡菌子的一个村都是捡菌子的 , 他卖给谁?”

在中国农学会园区分会副会长、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城乡统筹委副秘书长孙文华看来 , 交通闭塞、自身消费能力不强、农民不具备市场化能力等 , 几乎是所有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卖不出去的通病 。

“农产品跟工业品不一样 , 都是到了季节才有 , 不具备长期销售的能力 。 ”孙文华说 , 即便都是卖苹果 , 每家每户产量、质量也很难统一 , 但对商品而言 , 确保统一的品质是最基本的要求 。

“而且交通闭塞增加了农产品运输的成本 , 东西运不出去或者运出去成本太高 , 自然卖不出去 。 ”孙文华说 , 曾有贫困地区的领导对他表示 , “他们那儿有好山好水好产品 , 但缺钱缺人缺市场 。 ”

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

麻建春的儿子麻功佐32岁 , 是张俊杰的表哥 , 也是横樟村最早上网卖蜜的人 。 2014年 , 他和张俊杰一道做起了蜂蜜微商、蜂蜜网店 , 但没过多久 , 客源拓展就遇到了瓶颈 。

直到2017年 , 张俊杰在网上看短视频时发现 , 许多人通过视频介绍农村生活、宣传农特产品 。 兄弟俩也赶着时髦各自注册了抖音 , 将推广、销售土蜂蜜的主战场逐步向短视频平台转移 。

从一开始 , 张俊杰、麻功佐就把恬静质朴的乡村生活作为短视频主题 , 他们儿时的记忆与现代化、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 。 每到夏天 , 村里人会把西瓜放进清凉的溪水里降温 , 而不是放进冰箱;想要吃鱼时 , 会到稻田里摸鱼或用棍子在水里打鱼 , 再用细细的柳枝串成一串;出门时 , 有人喜欢骑自行车 , 还是老式的“二八大杠” 。


战贫记·第14期|“带货出山”的主播们

资讯频道http://zixun.iweiba.cn/list-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