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圈|恐怖的美团!,一战赚了1.6万亿

清华是王兴、王慧文的母校 , 也是美团“不设限”基因开始的地方 。
近期 , 美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再次回到清华 , 用3个故事聊了聊“不设限” 。
“对于一家公司来说 , 不要用‘核心竞争力’这种概念把自己束缚住 , 给自己设限 。 最重要的只有两个 , 第一个是捕捉真正行业机会的能力 。 第二个是发现行业机会之后根据行业需要的能力 , 快速学习去建设这个能力 。 ”在王慧文看来 , 商业中常讲的“核心竞争力” , 便是典型的“设限” 。
外界看美团“很能打” , 背后正是“不设限”的方法论 。 人才、组织和战略 , 是无法割裂的三项 , 让组织和人才持续学习 , 建设新能力 , 是美团顶层战略布局得以从构想到实现的关键因素 。
人才成长“不设限” , 美团发展“不设限” , 那么“不设限”到底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做到“不设限”?这对创业者、对行业有什么参考价值?
不设限的内核:寻找最接近真实的规律
2017年 , 美团创始人、CEO王兴在《财经》专访时提到“太多人关注边界 , 而不关心核心” 。 他说:“万物其实是没有简单边界的 , 所以我不认为要给自己设限 。 只要核心是清晰的——我们到底服务什么人?给他们提供什么服务?我们就会不断尝试各种业务 。 ”
这个“核心” , 正是事物背后的规律和本质 。 在清华的分享中 , 王慧文用创业中遇到的真实故事 , 阐述了美团文化的重要内核——发现并遵循规律 。
2005年 , 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0概念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 标志着互联网新媒体发展进入新阶段 。 当时较为主流的产品 , 都在强调两点理念:一是无边界、跨越时间和空间 , 二是用户需要脱离熟人社交圈和日常生活标签 , 表达自己的情绪 。 换句话说 , SNS领域中 , 陌生人、匿名社交是当时绝对的主流趋势 。 而此时的王兴和王慧文 , 却做起了基于真实身份、现实社会好友关系的社交网站 。
2005年校内网上线后 , 因为没钱大规模推广 , 王兴和王慧文先拉朋友使用 。 王慧文回忆:“我们那个网站功能很少 , 没有钱吸引很多用户来 , 我们就跟很多朋友说 , 我们做了一个网站 , 你可以来试一下 。 到2005年底 , 前面开发的一版网站大概有两三万人 。 ”
接下来 , 他们发现了“异常信号”:他们的产品没什么功能 , 也没有做营销推广 , 但用户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回到这里——这看起来不符合常理 。
于是 , 王兴和王慧文探讨研究这个现象 。 “我们讨论挺长时间 , 最后说用户之所以用我们 , 而没有很快离开 , 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钱做推广 , 导致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朋友 , 他们再拉他们的朋友来 。 ”
“既然他们觉得是他们的朋友 , 即使没有功能也来;如果有一天这个网站是有功能的 , 而且都是他的朋友 , 他是不是来的频率越来越高 。 ”得出初步的逻辑和规律后 , 他们决定要做个基于真实社会关系的、真实身份的社交网站 , 哪怕与当时互联网主流理念相悖 。
随后 , 为了坚持真实身份社交网站的定位 , 他们花了大量精力 , 通过产品设计和运营手段扭转用户习惯 。 最终校内网凭借清华、北大、人大等高校接连举办数个需要实名认证的线下活动 , 通过星级用户激励等手段 , 转变了用户行为 , 让校内网获得成功 , 成为当时SNS行业的领先者 。
从这个简单故事看出 , 发现并坚定应用规律 , 是王兴团队创业以来的文化和做事风格 。
王慧文这样解释他们的团队文化:“我们是花大量的时间来分析一个行业 , 分析用户的行为 , 分析社会的变化 , 发现有power的规律 。 如果这个规律跟当前主流看法不一样 , 我们并不关注主流看法 , 而会坚定把我们发现的规律在企业管理、产品技术之中应用 , 把这个能量最大化 。 就我们过去观察看 , 如果你真的这么干了 , 一段时间之后大家认识到你的做法正确 , 整个行业的做法就会被你扭转 。 很多人会觉得这才正常 , 而原来的做法是错误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