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我不想做打工人,却沦为平台打工人

【微信|我不想做打工人,却沦为平台打工人】
微信|我不想做打工人,却沦为平台打工人
文章图片

受困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天价房价 , 在城市摸爬滚打多年的年轻人 , 也开始有了回家的打算 , 带着一线城市的干劲与希冀 , 贴上小镇青年的标签 , 重新踏上一条自我救赎的路 。
互联网经济腾飞效应传导下 , 小县城的商业经济也被裹挟前行 。
互联网模式渗透以及造富故事鞭策 , 似乎提前让小城镇完成基本面“进化” , 面对“潜在”的运行规则 , 小镇城市选择接受、适应以及融入生长 。
随着直播电商、社区团购、外卖配送等行业兴起 , 各大互联网军团往小城镇开拔 , 你追我赶开城扩列 , 催生了一系列在小镇青年看来可以养活自己的生存之道 。
这群年轻人怀揣激情、斗志与期盼 , 带着大城市积累下的累累经验 , 投身于创业大军中 , 融入为小镇高楼瓦砾的一份子 。
在互联网大逻辑之下 , 作为最后的执行一环 , 他们的权益犹如夹在中间的夹心层饼干 , 弹性可大可小、可胀可缩 。
相比于被媒体争相报道的“逆行者”外卖骑手、快递小哥 , 小商家也是底层服务链条下受支配的群体之一 。
创业是一条救赎通道 , 张林想借此摆脱漂泊在外、居无定所的打工生涯 。
01氪金游戏
几个月前 , 受表哥“提点” , 张林辞去待了六年的一家连锁火锅店厨师长职位 , 决定回家乡创业 , 原本计划开设线下实体店 , 受到疫情冲击 , 兜兜转转做起了专职外卖店 。
对于外卖行业 , 回家乡之前 , 张林也做过一些功课 , 请教过一些“老前辈” , 也跟一些正在开店的朋友聊了很多 , 大概摸了一遍小县城开店“潜规则” , 比如哪些货好卖 , 哪里能进到低价货源 , 哪里离商圈近而且地段不贵 , 外卖店铺该怎么运营等等 。
经朋友引荐 , 张林租下了一间三人合租的店面 , 其它两家也是做外卖餐饮的 , 只不过做的品类不一样 。
门口没有放店面的招牌 , 从外面看 , 有点像一间仓库改装而来 , 店面倒是很大 , 但归属于张林的空间却狭小许多 , 大概20多平米 , 处于最里面位置 , 刚够一个厨房空间大小 , 内饰也是破破烂烂 。
好在油烟机、冰箱、桌子等厨房基础设备齐全 , 剩下烤架、餐具也都可以直接淘置二手 , 对于一家临时开张的小作坊来说 , 条件尚可接受 。
这里确实也属于小镇的中心商圈 , 边上围绕的是居民楼 , 外围有一些餐饮实体店 , 不超过500米还有全县最大的星级酒店 。
张林的店位于小巷街道最里面一环 , 没有做线下门店 , 所以门面简陋些也可以节约成本 。
地段不错的同时 , 同行竞争便异常激烈 , 单单从外卖平台上看的分析数据 , 这附近不大的商圈里 , 就有超过90家做烧烤的店 , 其中还包括一些线上、线下通吃的实体店 。
同行竞争大是每个行业都存在通病 , 与其它外卖食品不一样 , 烧烤普遍的客单均价更高 , 仅仅从食材成本来看 , 利润率可以达到60% 。
带来的好处就是 , 可以把商圈多扩大几公里 , 远距离配送设置更高的起配费用 , 扩大竞争范围 。
比如3公里以内起送价在20元 , 3公里以外起送价可以设置到30元 , 并且可以分阶梯设置 , 单价高的同时 , 自然也就降低了配送均价 。
有的商家为了节约成本 , 直接选择在居民楼上开家店铺 , 商住一体 , 外卖做好就放在门口等骑手拿走 , 张林所处的这块狭小区域 , 集中了一堆店铺 , 有的配送员来取货时 , 经常走错片场 。
做外卖平台与实体店不太一样 , 平台给予的时间容忍度(用户等待时间)并不高 , 如果不能及时“交货” , 随时会被平台判罚 。
为了及时应对接收的订单 , 张林特意将堂弟拉来入伙 , 双方五五投资、五五分账、五五平摊风险 , 张林负责烤制食品 , 弟弟负责打个下手 , 可即便如此 , 在点餐高峰期 , 仍勉强应对同一时间段来的订单压力 。
张林每个月场地租金900元 , 相比于大城市动辄几万的月租 , 还可以承受 。 至于基础设备 , 秉着能省一分是一分的勤俭节约“革命精神” , 张林在置办行头也就花了5000块 , 按照张林的说法 , 钱要花在刀刃上 , 这把刀刃指的就是平台推广 。
跟开淘宝店铺一样 , 外卖平台同样有类似的曝光逻辑 , 而且 , 店铺曝光雪球效应更加明显 。
处于后梯队的商家根本展示不到用户面前 , 只有不断“氪金”才能获得进店率以及下单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