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娃哈哈拟重拾婴幼儿奶粉业务,被疑“借腹生子”,市场机会不大( 二 )



配方|娃哈哈拟重拾婴幼儿奶粉业务,被疑“借腹生子”,市场机会不大
文章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 , 该公司的历史名称为“加比力(湖南)食品有限公司” , 两个公司名称都曾是婴配粉抽检黑榜上的“常客” 。
2015年5月 , 原食药监总局公布加比力(湖南)食品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样品检出维生素C、亚油酸与α-亚麻酸比值、氯、锰、硒、铁、钙等营养素指标不合格 。
2016年3月 , 原食药监总局公布加比力食品生产的3批次婴幼儿奶粉“氯”指标不合格 。 对此 , 原长沙市食药监局对该企业多次约谈 , 并要求企业调整产品配方 , 加强检验人员培训 。
2017年4月 , 原食药监总局公布展辉食品生产的1批次“子怡”金装婴儿配方奶粉检出阪崎肠杆菌 。 同年9月 , 原食药监总局通报了对展辉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体系检查结果 , 共发现32项生产许可、食品安全管理及检验能力等方面的缺陷 , 其问题之多及严重性创乳企纪录 。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 , 问题缠身的展辉食品之所以能够拿到婴幼儿奶粉的配方注册资质 , 在于按照规定完成了整改 , 但其奶粉很难做下去 。 从目前其配方注册变更的苗头来看 , 展辉食品或“卖身”于娃哈哈 , 或由娃哈哈入股 , 最终将配方注册资质转移到娃哈哈名下 。
重回婴配市场“机会不大”
此时入局婴幼儿奶粉市场 , 娃哈哈究竟胜算几何?
母婴行业独立评论员年永威认为 , “当初娃哈哈‘爱迪生’奶粉上市的时候 , 占据非常好的时机和环境 , 招商时讲讲故事 , 很多渠道商还会信 , 可即便如此都没做起来 。 如今娃哈哈再做婴幼儿奶粉 , 恐怕连招商都难 。 ”
公开报道显示 , 娃哈哈曾在2010年推出由荷兰工厂贴牌生产的“爱迪生”婴幼儿奶粉 。 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一度十分重视奶粉业务 , 将目标设定为两年内达到10万吨销量、100亿-200亿元的销售额 , 在当时引起奶粉行业的极大关注 。
然而上市后 , “爱迪生”表现并不理想 , 其操盘被评价为“外行” 。 2014年 , 随着一封署名为“娃哈哈集团69个分公司全体职工”的举报材料曝光 , “爱迪生”奶粉陷入员工摊派购买临期产品风波 。 2017年 , 伴随奶粉配方注册制的实施 , 缺乏注册资质的“爱迪生”婴幼儿配方奶粉被迫停产 。 2018年7月、2019年4月 , 娃哈哈分别推出非婴幼儿羊奶粉品牌“莫尔希亚”“智慧超人” , 但官方旗舰店显示其销量平平 。
宋亮认为 , 在婴幼儿奶粉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的今天 , 缺乏相关供应链基础的娃哈哈 , 仅凭借“刷品牌”就想入局高毛利的母婴行业 , 已基本没有机会 。
兴业证券研报数据显示 , 2010年 , 主要国产婴配粉品牌的市场占比依次为贝因美8.4%、伊利8.3%、蒙牛雅士利6.3%、飞鹤4.3%、完达山2.3%、圣元2.3%、合生元1.9% 。 而到2019年 , 顺序已变为飞鹤13.3%、君乐宝5.5%、伊利5.3%、澳优5%、合生元4.9%、蒙牛雅士利2.1%、贝因美1.6% ,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
另据宋亮掌握的数据 , 自2017年开始 , 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就在向头部企业倾斜 。 以出厂价计 , 我国婴幼儿奶粉年销售额达800亿元-850亿元 , 其中第一梯队占比达40% , 第一、第二梯队合计占比可达60%-70% , 以飞鹤、君乐宝、伊利、达能、美赞臣、a2、惠氏、澳优、合生元等为首的14家内外资头部企业市占率高达90% 。
“现在小厂家都想出这个行业 , 娃哈哈选择进入 , 说明其对奶粉行业一窍不通 。 ”宋亮认为 , 从2010年推出婴幼儿奶粉“爱迪生” , 2012年开设首家娃欧商场 , 到2013年高调进入白酒行业 , 2017年开发中老年保健品 , 再到重回婴幼儿奶粉市场 , 娃哈哈没有清晰的战略定位 , “真正做一件事要聚焦 , 从源头到产业要琢磨透扎进来做 , 而不是投机取巧 , 这不是娃哈哈这种大企业该有的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