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刀锋千转,用心雕刻信仰的力量


雕刻|刀锋千转,用心雕刻信仰的力量
文章图片
雕刻|刀锋千转,用心雕刻信仰的力量
文章图片
雕刻|刀锋千转,用心雕刻信仰的力量
文章图片
雕刻|刀锋千转,用心雕刻信仰的力量
文章图片
【雕刻|刀锋千转,用心雕刻信仰的力量】
雕刻|刀锋千转,用心雕刻信仰的力量
从木雕转型水晶雕刻 , 刘凌峰的艺术道路走得坚定而无畏 , 有一种未来尽在手中的自信 。 17 岁 , 拜民间艺人李建彬大师为师 , 学习木雕雕刻技艺 , 开始雕刻艺术人生 。 一年之后跟随师父转向水晶雕刻领域创作 , 经历4年磨砺后独立创作 , 并频频创出佳绩 。 他果断得像一个英明的决策者 , 在多数人还在茫然寻找方向时 , 他就已经决定好发展目标 , 没有犹疑和胆怯 , 只是踏踏实实地用努力和勤奋一步步接近这个目标 。
大刀阔斧 “磨”出心境
说起最初跟随李建彬老师学习木雕的经历 , 刘凌峰说自己刻得最多的是传统题材 , 例如侍女、佛造像等 , 木雕注重整体的造型、技法的运用、刀法的娴熟 , 大刀阔斧劈砍 , 造型干净利落 , 整体立体感凸现 , 不仅将材质的纹理特性完整地表现出来 , 还能提升雕刻轮廓造型的效率 。
在学习的过程 , 刘凌峰对木雕大件的雕刻技法得心应手 , 能够精确地进行定位 , 找出每个体积块面的基本朝向 , 找出大形体在空间的基本深度 , 把握好整体造型 , 初步打造好作品的形体结构 。 在这里 , 他感受到了雕刻的乐趣 , 虽然自己现如今主攻水晶雕刻 , 但是这段学艺经历一直都是他人生履历当中格外珍贵的一部分 , 而且从创作木雕锻炼的超强造型能力 , 让他雕刻创作大型水晶作品游刃有余 。
学习水晶雕刻之后 , 刘凌峰被水晶的纯净清雅所吸引 。 水晶 , 最古老的名称叫水玉 , 意谓似水之玉 , 又说是“千年之冰所化” 。 水晶雕件之美给人视觉享受 , 其构思巧妙、制作精良、显工显艺的特质令他产生了探索的欲望 。 由于水晶玉石原材料较为稀有 , 创作者无不视若珍宝 。 最初的刘凌峰是从修光开始做起 , 这个活不像之前做木雕那样 , 可以大刀阔斧地进行创作 , 而是要求细致、再细致 。
在一次次的打磨中 , 刘凌峰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 , 在这些“磨人”的程序中实现蜕变 。 采访中他笑着说 , “仿佛自己就是那块石头 , 不间断的练习让他觉得自己的耐性都提高了不少” 。 其实这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掌握技法 , 为将来的创作打下更夯实的基础 , 也是为了让自己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形成雕刻运用自如的刀感和手法 , 如同书法家长年累月临帖形成的肌肉记忆 , 以及对书法线条、结构等细节的精确把握 。
结缘水晶  虔诚创作
“鸟啄冰潭玉镜开 , 风敲檐溜水晶折” , 唐《白雪歌》曾这样描绘水晶 。 水晶 , 稀有又神奇的矿物 , 晶体通透干净 , 具有极强的磁场 , 包含着特殊的能量 。 在刘凌峰眼中 , 水晶虽然没有绚丽夺目的色彩 , 但它的澄净、透明令其散发出高洁出尘的气质与沉静内敛的意蕴 。
说起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件作品 , 他表示应当是自己的那件《水晶金刚萨垛》 。 《水晶金刚萨垛》以宗教为题材 , 整个过程耗时约一年多 。 这件作品由四川康藏德格县内协庆寺拥珠扎西仁波切发愿 , 经人引荐 , 刘凌峰凭其过硬的实力成为了完成这件作品的最佳人选 。 他因创作这尊金刚萨垛 , 开始与禅结缘 。
创作时 , 刘凌峰将水晶的自然特性与佛教题材相结合 , 完美地表现出了佛的神韵 , 最终的成品大家都很满意 。 因其创作的特别意义 , 所有的构思和创造 , 都满怀虔诚且小心翼翼 , 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的难题 , 选材、设计、动工、完成 , 每个环节都耗费了巨大的心血 。 直到三番思量后 , 决定放下高原反应的顾虑 , 接受协庆寺的邀请 , 亲自送作品入藏交付 , 开始神往的西藏之行 。
刘凌峰说 , “此次进藏看到的西藏远比想象中更美 , 那里是一片圣洁的净土 , 在周边走一走得到的是视觉的舒适 , 更是心灵的洗涤 。 西藏的人民热情好客 , 他们心中充满了虔诚和信仰 。 ”当水晶佛像被运送到当地以后 , 他们在草原上搭建了一个庄重的仪式平台 , 在佛像上镶了各色无比贵重的宝石 。 开法会那几日 , 人们住在广场上的蒙古包中 , 贵重的佛像无人看守 , 善良的同胞没有对财物丢失的担心 。 他们的信仰和文化令刘凌峰受到了触动 , 他开始喜欢上藏传佛教的文化 。 创作这件作品对他来说是一个机遇 , 也是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