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年轻人的野生快乐,到底有多野( 三 )


放眼全网,野生文化的流派数之不尽,仿佛每一个家里通了网的人,最终都会走向"野生创作者"的归宿 。
若要深究原因,或许我们本质上都是疯狂的人,都想为疯狂的内心辟出一块自留地 。
然而,依然有人无法理解:
"经过数年发展的主流文化,难道就无法承载奇思妙想吗?"
"追捧野生文化这种行为,到底是发自肺腑,还是单纯为了叛逆?"
文化|年轻人的野生快乐,到底有多野
文章图片
快乐就是活着的第一要义
其实哪有这么多为什么,生而为人,需要拼尽全力去争取的东西只有两种:钱和快乐 。
简单来说,就是物质满足与心理满足 。
两者又是阶梯式关系:先取得物质,再用它换来内心的安稳,比如房子、车子、包包和首饰,没有的话也能活下去,只不过觉得自己可怜兮兮罢了 。
当然,有一少部分人,跨过金钱障碍,直接奔着内心快活去了,比如江湖人称"中国第一代野生创作者"的作家群体 。
文学圈没有"圈养"一说,在写出优质作品并被挖掘、推入大众视野前,所有的作家都是野生的 。
正如中国当代作家魏剑美所言,好作品一定是出于本性、超越利害的 。作家只有在保持热爱、被自由的灵魂驱使时,才能创作出有生命力的作品 。
换句话说,创作或收集让自己愉悦的"野生作品",初衷就是寻找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用快乐因子抵消掉负能量 。
文化|年轻人的野生快乐,到底有多野
文章图片
微博网友@植物椿,因在网上给经典动画片重新写台词、配音而走红 。从他嘴里吐出的词,被网友形容为"没一句好话但又忍不住笑喷" 。他对动画进行二次创作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好玩啊" 。/新浪微博@植物椿
"野生文化"一直存在,随着互联网内容输出和获取越发便利,它对年轻人群体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呈暴风式增涨 。
只不过,后者追捧"野生文化"的原因分得更细 。
首先,年轻人的主观意识变强,对于外界给的东西,不再照单全收 。互联网创作门槛降低的趋势,正好给他们提供生产完全符合自己喜好的内容的条件 。
用梗图代替语言表达的"MEME 文化",就是再创作的典型例子 。结合时事和当下情绪,"肆意"修改艺术、摄影、影视剧照等作品是圈内人的日常 。
左边是2011年真人秀节目《比弗利娇妻》中美国演员 Taylor Armstrong 崩溃的一幕,右边是在2018年走红网络的《小猫不吃青菜图》,两张毫不相关的图,被 MEME 成员拼到一起后,瞬间魔性十足 。
文化|年轻人的野生快乐,到底有多野
文章图片
如果你先看白猫,再看 Taylor,会觉得她崩溃的样子也好好笑 。
有网友表示:"在 Taylor 暴怒神情的衬托下,这只猫越发贱兮兮的 。"
以《女人吼猫图》为起点,MEME 成员们的奇妙脑洞,促成了一场大型的病毒式传播 。那只贱笑的白猫,畅游七大洲四大洋,所到之处"哭声四起" 。
文化|年轻人的野生快乐,到底有多野
文章图片
文化|年轻人的野生快乐,到底有多野
文章图片
文化|年轻人的野生快乐,到底有多野
文章图片
能把所有艺术巨匠惹恼的,也就这只白猫了 。哦对,还有白猫背后的、更贱兮兮的网友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