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青少年抑郁,多方合力化解青少年心理困扰( 二 )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也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亲子关系产生较大影响 。 据陈雪芬介绍 , 疫情期间 ,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把五位心理健康咨询老师的电话、微信开放给家长和学生 。 “求助电话大多是关于亲子关系的 。 比如 , 孩子求助说 , 妈妈老是摔我的手机 , 或者爸爸今天又揍我了 。 家长则抱怨 , 在家期间孩子晚上不睡白天不起 , 双方无法沟通 。 ”陈雪芬说 , 与平时的求助不同 , 疫情期间一半以上的求助电话都来自家长 ,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家长的焦虑和亲子关系的紧张 。

 

用“三常”方法判断孩子是否有抑郁倾向

 

对于抑郁低龄化的问题 , 陈雪芬坦承 , 现在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十多年前早已不同 , 以前可能一个年级也就一两个同学抑郁 , 现在可能每个班都会有一两个同学 。 对此 , 肖斌强调 , 抑郁低龄化现象的确要加以重视 , 但是一定要注意区分一般的抑郁情绪与抑郁症 。

 

“我们平时所说的抑郁 , 更多是一种情绪 , 和临床上抑郁症不能简单地划等号 。 ”肖斌表示 , 人们习惯把一些负面情绪当作抑郁 , 但其实可能其中掺杂着诸如悲伤、紧张、烦躁等其他的情绪 。 在肖斌看来 , 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 , 很多孩子的青春期被拉长了 , “在被延长的青春期中 , 还处于学习阶段的孩子 , 常常无法达成自我实现的小目标 , 进而出现情绪低落 。 这都属于由一些具体事情而引起的限时性情绪 。 ”

 

对于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抑郁情绪、是否有抑郁症倾向的疑惑 , 肖斌表示 , 识别抑郁可以从社会行为、学习行为、生理指标等多方面关注 , “比如 , 睡眠不好 。 一般来说抑郁的人更容易早醒早起 , 而且早醒之后依然觉得很累;突然上课注意力、记忆力下降 , 作业做不好 , 成绩不正常下降等等 。 ”

 

肖斌建议家长、老师用“三常”方法来判断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正常 。 一是了解“正常” , “情绪不分好坏 , 要了解孩子的正常状态下是什么表现 , 知道孩子什么样的情绪是属于正常范围内 。 ”二是了解“反常”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常态 , 反常是指跟自己以往的状态相比 。 比如爱好社交的人突然不爱说话不爱跟别人打交道了 , 这就属于反常 。 ”三是了解“异常” , “异常是跟周围的人相比 , 孩子的状态是不是跟大多数人一致 。 ”如果孩子突然出现了反常、异常 , 家长、学校就需要加以关注 , 并适当介入 。

 

孩子心理问题根源多在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