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韩的“算账法”变了

新华社太原10月10日电 题:老韩的“算账法”变了
新华社采访人员李紫薇
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康城镇尚家沟村村民韩金荣两年前靠着种香菇彻底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 他的生活“算账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 以前光琢磨着保本钱 , 谋营生“不怕不赚就怕赔钱”;现在他可不这么算了 , “怎么赚钱怎么来” 。
交口县地处吕梁山山脊线附近 , 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 , 境内地貌破碎 , 耕地零散 , 交通不便 , 属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 尚家沟村是全县49个整体贫困村之一 , 离县城45公里 , 村里很多老人一辈子都没见过城市的模样 。
今年57岁的韩金荣原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困难户 。 他是穷汉但不是懒汉 , 村里人说 , 韩金荣是一把种地好手 , 踏踏实实在地里刨食 , 就是“命不好 , 给耽误下了” 。
年轻时 , 结婚生子没多久 , 老婆受不了穷跟他离了婚 , 自己又患上了肺气肿和风湿性关节炎 。 上有父母年迈多病 , 下有儿子要独自养育 , 韩金荣只能在沟里守着几亩零星的玉米地过活 。 买药和给儿子交学费这两件事愁了他大半辈子 。 “整天蹲在地里思谋怎么过上好生活 , 但实在是没有门路 。 ”韩金荣说 。
就在韩金荣快要“认命”的时候 , 门路主动找来了 。 2015年 , 交口县大力发展食用菇产业 , 在各村建立种植基地 , 鼓励贫困户参与 , 推进产业脱贫 。 同时采取一系列举措 , 给种植香菇的贫困户发放补助 , 尽可能减少风险 , 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
一个菌棒成本4元 , 政府补助3.6元 , 贫困户自己承担0.4元 。 韩金荣琢磨着有政府支持 , 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 但政府的补贴第二年才能到账 , 每棒要自己先垫付4元 。 这让他日思夜想 , 来回掂量 , 光是村委会就跑了几十趟 , 一遍遍地问村干部会不会赔钱 。 最后决定“拼了” , 搭上了自己半辈子攒下的几千元钱 , 又借了3万多元 , 把1万个菌棒抱回家 。
此后 , 韩金荣把菌棒当成宝贝疙瘩 , 一遍遍地通风、注水 , 还去听技术员讲课 。 “头几茬出的菇不好 , 我担心得睡不着觉 , 躺在炕上一遍遍地盘算钱 , 还后悔过无数次 , 这要是赔了就再没办法翻身了 。 ”他说 。
尚家沟村村委会也在想办法 。 2016年 , 村支部书记张建斌提出 , 村里可先为贫困户垫付菌棒的成本 , 等收菇后再用卖菇赚的钱归还村委会 。 交口县也建立了综合保险制度 , 其中包括香菇售价保险 , 贫困户承担每棒0.36元保费 , 剩下由政府缴纳 , 保障每棒4.5元的兜底收入 。
这些举措大大增加了韩金荣的信心 。 此后几年 , 他专心琢磨养菇技术 , 种植的香菇品相上来了 , 价格也上来了 , 一年总有几万元收入 , 不光还清了外债 , 还渐渐有了积蓄 , 给儿子娶了媳妇 。 “政府给兜底 , 赔不了多少 , 再说咱能挣上 , 今年赔了明年再继续努力呗 。 ”他说 。
尚家沟村种植香菇的人也越来越多 。 据张建斌介绍 , 2018年 , 靠着香菇种植 , 韩金荣和村里其他186户贫困户摘了“帽” , 尚家沟村整村脱贫 。 目前每户年收入可达2.5万元 。
目前 , 交口县食用菌达3200万棒 , 年产值3亿元 , 销往西安、上海、深圳等多个大中城市 , 并出口韩国 , 带动了全县65%的贫困户稳定增收 。
【老韩的“算账法”变了】从思谋回本抽身到专注赚钱致富 , “韩金荣”们的拳脚放开了 , 日子也越过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