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而且现在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中医的作用,有时会选择一些中药来对身体进行调理,觉得中药的副作用会小一些,而且既能治标又能治本,今天我们来介绍几种能够补五脏的中药,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调理自己的身体。
一、补心脏中药
当归: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人参: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荣养卫。
麦门冬:解渴祛烦,补心清肺,有热自安。
远志:能驱惊悸,安神镇心,令人多记。
川芎:能止头疼,养新生血,开郁上行。
二、补肾脏中药
熟地黄: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髭黑发,
龟板:滋阴补肾,除崩续筋,更医颅囟。
覆盆子:肾损精竭,黑须明眸,补虚续绝。
牛膝:除湿痹痿,腰膝酸痛,益阴补髓。(少用)
杜仲:强筋壮骨,足痛腰疼,小便淋沥。(少用)
三、补肝脏中药
沙参:消肿排脓,补肝益肺,退热除风。
酸枣仁:敛汗祛烦,多眠用生,不眠用炒。
薏苡仁:专除湿痹,筋节拘挛,肺痈肺痿。
山茱萸:涩精益髓,肾虚耳鸣,腰膝痛止。
诸醋:积瘕可去,产后金疮,血晕皆治。
【 补五脏的中草药大全】四、补脾脏中药
白术: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驱痰痞。
山药:理脾止泻,益肾补中,诸虚可治。
陈皮:顺气宽膈,留白和脾,消痰去白。
柴胡: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少用)
白茯苓: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五、补肺脏中药
天门冬: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紫菀:痰喘咳逆,肺痰吐衄,寒热并济。
五味子:生津止渴,久嗽劳虚,金水枯竭。
麦门冬:解渴祛烦,补心清肺,有热自安。
沙参:消肿排脓,补肝益肺,退热除风。
六、补胃腑中药
炙甘草: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芡实:能益精气,腰膝酸痛,皆主湿痹。
山药:理脾止泻,益肾补中,诸虚可治。
陈皮:顺气宽膈,留白和脾,消痰去白。
半夏:健脾燥湿,痰痿头疼,嗽吐堪入。
七、补胆囊中药
当归: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文章插图
山茱萸:涩精益髓,肾虚耳鸣,腰膝痛止。
酸枣仁:敛汗祛烦,多眠用生,不眠用炒。
五味子:生津止渴,久嗽劳虚,金水枯竭。
胡椒:心腹冷痛,下气温中,跌扑堪用。
八、补大肠中药
诃子:涩肠止痢,痰嗽喘急,降火敛肺。
五倍子:疗齿疳疾,痔癣疮脓,兼除风热。
龙骨:梦遗精泄,崩带肠痈,惊痫风热。
砂糖:润肺利中,多食损齿,湿热生虫。
石蜜:入药炼熟,益气补中,润燥解毒。
九、补小肠中药
牡蛎:涩精止汗,崩带胁疼,老痰祛散。
石斛:却惊定志,壮骨补虚,善驱冷痹。
甘草梢: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十、补膀胱中药
龙骨:梦遗精泄,崩带肠痈,惊痫风热。
续断:接骨续筋,跌扑折损,且固遗精。
菖蒲:开心通窍,去痹除风,出声至妙。
益智仁:安神益气,遗浊遗精,呕逆皆治。
黄芩:枯泻肺火,而清大肠,湿热皆可。
十一、补三焦中药
藿香:能下膈气,安胃健脾,浮肿消去。
益智:安神益气,遗浊遗精,呕逆皆治。
炙甘草: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白术: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驱痰痞。
桂枝:横行手臂,止汗舒筋,治手足痹。
以上介绍的这些中药,对于我们身体的各种脏器都能够起到一定的补养的作用,食用的时候也千万不能过于盲目,不能说我们的哪些器官出现了一些不适,就自己拿中药来熬着吃,一定要在专业的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服用,只有正确的配伍、剂量合适,才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 一个功效强大的妙方,调气血,补五脏,除疲劳,治五劳六极七伤!
- 中医提醒:失眠的根源就是五脏不协调,记住这样做,给你好睡眠
- 常做肩颈,打通五脏六腑气血通道
- 从中医角度看人体五脏六腑运行规律
- 五脏最抗拒哪些水果?肝怕榴莲、肾怕杨桃
- 心对舌,肝对目,脾对口,肺对鼻,肾对耳,一味中药补五脏!
- 夏季到来,五脏六腑湿气垃圾堆积,掌握这些方法,让身体更健康
- 心、肝、脾、肾、肠,身体五脏分别“怕”的五件事,你还在做吗?
- 睡不踏实、半夜老醒、还多梦,不妨调理一下五脏,让你一觉到天亮
- 自测五脏六腑集毒程度,再不打扫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