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医患温情故事」征文选登——用心谱写生命的赞歌

“无论如何 , 工作中遇到的病人和家属还是通情达理的居多 。 作为医生 , 我们自己首先必须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 了解和消减患者的恐惧与忧惧 , 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 , 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 从他们的身体、精神、病程、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出发去综合权衡 , 制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 患者以命托付 , 自己就必须以诚相待 。 即使最后的效果未达预期 , 病人和家属也会理解和信任医生的付出 。 ”这是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脑病科二病区主任施晓瑜常挂在嘴上 , 常常教导科室年轻医生的一句话 , 多么朴实、动人的话语啊!
「中研医患温情故事」征文选登——用心谱写生命的赞歌文章插图
施晓瑜刚刚参加工作时 , 有一次收治了一名脑干出血、病情十分严重的病人 , 不仅吞咽困难、言语不利 , 而且四肢出现了瘫痪迹象 。 对于初入职的施晓瑜来说确实是十分棘手的病例 。 但在任主任的认真指导下 , 她沉着应对、细心诊治 , 努力克服病情复杂、诊疗手段单一等重重困难 , 最终患者病情出现奇迹般好转 , 不仅语言和吞咽功能恢复 , 肢体功能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 出院时已能搀扶行走 。
春节值班时 , 手机里患者、家属发来的感谢和祝福的短信一条又一条 , 应接不暇 , 外面的风很冷 , 手里的活很多 , 但这个忙忙碌碌的春节却因此倍感温馨 。 还有一次 , 施晓瑜接诊了一个糖尿病患者 , 其家境十分拮据 , 连胰岛素也只能吊在水井中保存 。 在施晓瑜精心治疗后 , 他的病情很快痊愈 。 后来这位患者为她送来一面锦旗 , 还自带工具亲手把锦旗钉在办公室墙上 。 这一切 , 犹如一阵和煦的春风 , 温暖着施晓瑜和她的同事们 , 让她们能够不忘初心 , 忠于从医誓言 , 服务于广大患者 , 努力以自己的真心诚心、热心 , 换得患者对自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
曾有一位年仅38岁的患者 , 在打工时罹患大面积脑梗死 , 左侧肢体瘫痪 , 驱车几百里来院找施晓瑜求治 , 虽然接收了患者 , 但施晓瑜知道 , 这样的病情恐怕卧床几率很大 , 作为家中支柱 , 这对他的家人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 因此在治疗期间 , 施晓瑜一方面将治疗重点放在全力改善预后上 , 努力让患者身体机能得到最大改善 , 另一方面基于相对高额的医疗费用如何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疗效 , 成为她那段时间最纠结最操心的事 。 所幸 ,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 , 该患者得以扶杖行走 , 逐渐恢复了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 , 而且费用总额也控制在了一个较低的水平 。
科室一位郭先生的家属送来了感谢信 , 感谢罗玲玲医生为他父亲提供了精湛的医疗技术及无微不至的照顾 , 更是在心灵上给予了如同家人般的温暖 。 该病人是一名脑梗死患者 , 入院时行走不稳 , 血压持续升高 , 罗医生凭着高尚的医德及精湛的医术在很短时间内控制住了病情 , 患者说:“在治疗的这段时间里 , 罗医生只要一有时间就到病房探望 , 每天都能看到医生和护士们在病房忙碌的身影 , 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当代医务工作者的妙手仁心 。 ”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人民的医生爱人民 , 人民的医生人人爱 。
一名患者送来了表扬信 , 表扬张丹丹护士态度和蔼、服务热情、技术精湛 , 每天绽放出的灿烂笑容 , 抚慰着患者痛苦的心灵 , 夸奖护士不亏是美丽的白衣天使和希望的高照福星 。
「中研医患温情故事」征文选登——用心谱写生命的赞歌文章插图
正是这样一件件小事的积累 , 使他们全心全意地扑在病人身上 , 心无旁骛地去救治病患 , 必然也得到病人的信任和职业的满足感 , 这种满足感足以慰藉无数个日夜的辛劳付出 。
一名患者的一生中可能会遇到无数医生 , 但是愿意提笔写下感谢信的却寥寥无几 。 医务人员的工作平凡而又伟大 , 琐碎而又不易 , 艰辛而又劳苦 。 治病救人不是绣花 , 他们凭着对生命的敬畏 , 始终践行着“健康所系 , 性命相托”的誓言 。 穿梭在病房和无影灯下仁心施治 。 德是春风 , 术是细雨 , 锲而不舍 。 他们怀揣着一颗颗金子般的心 , 以一种对生命不离不弃的执着情怀 , 弘扬着“救死扶伤 , 不辞艰辛 , 执着追求”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 , 把自己的良心当作承诺和责任的阳光、用爱心和真诚营造和谐医患关系 , 谱写出一曲曲最美的生命赞歌 。 唯有用不竭的爱才能照亮一个个受苦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