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青海唇腭裂患儿在市口腔医院完成公益手术,“终于看到少年该有的样子!”

近3000公里的距离 , 3800余米海拔 , 上海青海两地情谊已血浓于水:2021年第一天 , 来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5位唇腭裂患儿 , 结束在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的13天精心治疗后 , 登上返家飞机 。 冬日暖阳映照在孩子们的脸上 , 绽放格桑花般美丽的笑容 。
5名青海唇腭裂患儿在市口腔医院完成公益手术,“终于看到少年该有的样子!”文章插图
5名青海唇腭裂患儿在市口腔医院完成公益手术,“终于看到少年该有的样子!”文章插图
5名青海唇腭裂患儿在市口腔医院完成公益手术,“终于看到少年该有的样子!”文章插图
高昂的头颅、带点小骄傲的眼神 , 以及藏族少年特有的纯真笑容 , 还有一句很轻的呢喃“谢谢”……援青队员宋珏动情说道:“在孩子随手涂画上 , 我看到了东方明珠 , 看到了他们想重新飞翔的心 , 不再是自卑与低落 , 我终于又看到了少年该有的样子!”
去年9月中旬 , 在上海市卫健委指导下 , 市口腔医院派出本市首支口腔专科医疗队来到青海果洛开展为期一周的“健康口腔果洛行”巡回医疗任务 。 平均海拔3800余米的雪域高原 , 队员们克服高原反应 , 开展了11场健康宣教 , 完成360余份高原儿童口腔状况调查问卷 , 为400余位孩子开展了口腔健康检查 , 同时筛查和登记了多位唇腭裂患儿 , 为迎接患儿来沪手术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
5名青海唇腭裂患儿在市口腔医院完成公益手术,“终于看到少年该有的样子!”文章插图
5名青海唇腭裂患儿在市口腔医院完成公益手术,“终于看到少年该有的样子!”文章插图
在果洛、上海两地卫生健康委的支持下 , 上海市口腔医院周密准备 , 爱的接力棒传到了上海——12月18日 , 5位唇腭裂患儿如愿成行来到上海 , 22日 , 他们在上海市口腔医院浦锦院区成功接受了公益手术 。
市口腔医院院长刘月华教授说 , 孩子们的年龄跨度从16个月至16岁 , 分别完成全麻下唇畸形矫正术3台、腭裂修复术1台、唇畸形矫正及咽成型术1台 。 所有患儿术后恢复效果良好 , 面容得到成功修复 , 语言功能有了很大改善 。
16岁患儿智巴公 , 由爷爷一人含辛茹苦抚养长大 , 因无法正常发音 , 不愿意与人交往 。 果洛筛查时 , 他全程低着头一言不发 , 因为怕被人嘲笑 , 长大后才愿意去上学 , 现在才达到小学二年级的文化水平 。 如今看到镜子里的自己 , 他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 , 用藏语写下了一封“感谢信” , 信中写道 , 从小得了这个病 , 他一直感到很自卑 , 感谢上海的医生 , 让自己重新恢复了信心和勇气 。
【5名青海唇腭裂患儿在市口腔医院完成公益手术,“终于看到少年该有的样子!”】男孩尕玛闹日才16个月 , 是此次手术年龄最小的患儿 。 母亲仁增不会说汉语 , 一直用温暖的笑容表达着喜悦心情 。 时间回到今年9月 , 乡干部驱车3个多小时把母子俩送到了上海专家面前 , 握着医生的手说道:“孩子的父母是环卫工人 , 工作任劳任怨 , 希望你们一定要帮助她 。 ”3个多月后 , 孩子的手术顺利完成 , 来自上海的口腔专家郑重完成了承诺和使命 。
面对那些骑着马、坐着长途车来求诊的患者 , 每一位口腔医者都牢记医者使命、医疗扶贫的初心 , 用一份坚持去改变孩子和家庭的命运 , 让他们的世界恢复格桑花应有的色彩 。
此次“爱的传递”并不易 , 市口腔医院党政班子高度重视 , 各部门在确保疫情防控、医疗安全之时 , 全力提供周到、温馨的服务 。 后勤、装备和财务部门加强保障;口腔颌面外科的医疗、麻醉团队展开多学科讨论 , 充分考虑患儿的高原体质 , 尽可能提供更合理的手术方案和麻醉方案;护理人员术前术后24小时加强护理 , 同时积极缓解患儿及家长的紧张情绪;果洛州卫健委还特别派出了一位果洛州人民医院医务人员随队前来 , 全天候陪同患儿 , 通过藏语翻译加强医患沟通 , 保障医疗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