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 内外痈毒皆效

蒲公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及多种同属植物的带根全草 。 性味苦、寒 , 归肝、胃经 。 有清热解毒 , 消痈散结 , 利湿通淋之效 。
解毒消痈 , 遑论内外
蒲公英苦寒泄热散结 , 甘寒清热解毒 , 为治热毒疮疡之佳品 , 又兼通乳之功 , 故为治乳痈之要药 。 其治疗各种痈肿热毒均可应用 , 例如外痈、疔、疖、丹毒 , 内之肠痈、肺痈、胃痈等皆可配伍应用 。 其在外者 , 如五味消毒饮 。 治乳痈 , 可以配伍全瓜蒌、金银花、牛蒡子、赤芍、陈皮等;也可单以蒲公英大剂煎服 , 如配合鲜草捣碎外敷 , 效果更佳 。 治肠痈 , 可以与大黄牡丹皮汤同用 , 以增强疗效 。 治疗肺痈吐脓 , 常与鱼腥草、冬瓜仁、薏苡仁、桔梗、芦根等同用 。
清热利湿 , 通淋退黄
蒲公英有清泄湿热之功 , 故对于湿热下注引起的淋证、黄疸有较好效果 。 笔者临床上治疗泌尿系感染或结石引起的淋证 , 多与当归、浙贝母、苦参、瞿麦、天花粉、白茅根、金钱草、车前子等同用而获效;对于湿热黄疸 , 常将蒲公英加入刘渡舟先生的验方柴胡解毒汤中 , 方用:柴胡、黄芩、茵陈、凤尾草、土茯苓、重楼、生甘草、蒲公英、连翘 , 金钱草、鸡内金 , 获效良多 。
泻火和胃 , 消退肠化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 内外痈毒皆效】随着胃镜的普及 , 萎缩性胃炎的检出率越来越高 , 而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非典型性增生 , 属于癌前期病变 , 若再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 则危险性更大 。 近年来 , 在深入分析本病病因病机以及现代病理改变的基础上 , 笔者尝试在辨证论治方中对症加入蒲公英治疗萎缩性胃炎 ,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使不少患者肠上皮化生逆转、非典型增生消失 , 幽门螺旋杆菌转阴 。 之所以在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方剂中加入蒲公英 , 是基于如下考虑:一 , 萎缩性胃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炎变与糜烂 , 甚至有溃疡形成 , 提示有胃痈的特点 , 可以按内痈治疗 , 故用蒲公英;二 , 本病多伴有幽门螺旋菌感染 , 而蒲公英有很好的杀菌消炎作用;三 , 蒲公英与其他清热解毒药不同 , 可在泻火的同时安中 。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 , 蒲公英有利胆与健胃作用 , 正如《医林纂要》所说 , 蒲公英能“补脾和胃 , 泻火” 。 基于以上三点 , 故用之获效 。 至于治疗之主方 , 多以仲景泻心剂或柴胡剂为基本方 , 加入黄芪、当归、三棱、蒲公英等 。 如治疗一基层公务员 , 由于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节、生活方式等原因 , 患萎缩性胃炎、中度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 , 另兼巴特氏食管炎 , 经省医院胃镜及病理报告确诊 。 听说属于癌前期病变 , 患者及家人紧张万分 。 刻下症:心下痞满 , 隐隐作痛 , 呃逆时作 , 肠鸣漉漉 , 大便偏软 , 日2~3次 , 舌质淡嫩苔黄白略腻 , 脉濡软 。 处方如下:半夏15克 , 黄连10克 , 黄芩10克 , 干姜20克 , 人参10克 , 炙甘草15克 , 大枣15克 , 益智仁10克 , 煅牡蛎20克 , 蒲公英30克 , 黄芪30克 , 三棱6克 , 当归10克 。 服药14剂后症状明显减轻 , 前后服用42剂 , 症状消失 , 遂以前方加减为水丸服用半年 , 再作胃镜复查 , 除浅表性胃炎外 , 余无他 。 患者全家高兴万分 , 多次表示感谢 。 至今已十余年 , 无复发 。
蒲公英苦甘寒无毒 , 可作食用 , 故临床用量偏大 , 笔者一般是30克起步 , 有时用至100克 , 未见明显副作用 。 本品用量过大 , 可致缓泻 。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 内外痈毒皆效文章插图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庆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
编辑:王迪
审核:朱蕗鋆
“首都中医”ID:
bjtcm010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官方微信
欢迎您投稿 , 收稿邮箱 sdzyw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