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中研医患温情故事」用爱点亮生命
文章插图
七月的天气 , 骄阳似火 , 不断的考验着人们的忍受底线 , 郭慧超一家 , 不仅要忍受天气的考验 , 更要忍受心灵的煎熬 。 七月的天气 , 说变就变 , 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 , 浇灭了人们心头的那丝难消的暑气 , 更浇灭了郭慧超一家的希望 。
郭慧超本是一个乐观向上 , 健康活泼的少年 , 拥有美好的未来 。 可突如其来的病魔 , 不仅击倒了他的身体 , 同时也击垮了他那本就不富裕的家庭 。
2018年6月 , 这位24岁的少年因进食差就诊于和平医院内分泌科 , 行头颅CT示:“颅咽管瘤” 。
颅咽管瘤 , 为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 , 好发于儿童 , 成年人较少见 。 是由外胚叶形成的颅咽管残余的上皮细胞发展起来的一种常见的胚胎残余组织肿瘤 , 其主要临床特点有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颅内压增高、视力及视野障碍 , 尿崩症以及神经和精神症状 , CT检查可明确诊断 。 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肿瘤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家人商议后 , 于7月下旬至北京进行手术治疗 。 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 , 意识障碍 。 因颅内压高 , 再次行“去骨瓣减压术 , ”并给于气管切开 。 这时的郭慧超右侧肢体不能活动 , 只能发出低微的“啊啊”的声音 , 留有胃管、尿管 , 大便失禁 , 仅仅可以用眼神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 并伴有继发性癫痫 , 要靠卡马西平来控制癫痫的发作 。
短短一个月的时光 , 不但耗尽了全家的积蓄 , 还使家里债台高筑 。 可即使这样 , 郭慧超的病情还是没有一丝好转 。 年迈的父母终日以泪洗面 , 痛不欲生 , 苦苦支撑48天后 , 家人带着郭慧超回到长治 , 来到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接受康复治疗 。
初入脑病科一病区时 , 家人们已经磨去了最后的一丝耐心 , 对于医生的询问不置可否 , 只是希望医生可以让儿子在最后的时间里少受些痛苦 。 脑病科一病区柴益庭主任 , 从医数载 , 见过了太多太多的生离死别 , 也承受了无数次“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痛 。 可当他见到郭慧超父母 , 两人分食一个馒头 , 就着白水当午饭的场景后 , 他被感动了 。 是的 , 他可能真的做不到药到病除 , 起死回生 , 但他更加做不到自己就那么冷漠的看着 , 看着那个自己努力一下 , 或许还有一丝希望的年轻人就这样离我们而去 。 他做不到 , 因为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医生 , 他是一名救死扶伤的杏林医者 。
拿定主意的他 , 力排众议 , 亲自挂帅 , 制定诊疗方案 , 为能改善郭慧超的症状 , 早查房、夜查床 , 他把郭慧超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 。 在那些日子里 , 总能看见他最后一个离开医院 , 但却没有人知道每天早上他什么时候就来到了病房 。 废寝忘食的工作 , 夜以继日的努力 , 逐渐的感动了郭慧超的父母 , 他们没有想到 , 一个陌生人、一名普通医生 , 会为了与他素不相识的儿子“拼命” 。 他们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 , 也只有在柴主任查房时 , 一遍遍、一次次的用自己最真诚的“谢谢”来感激柴主任的付出 。 每当这时 , 这个略显腼腆的男人只是微微一笑 , 却不多言 。
为了能让郭慧超的父母坚持下来 , 柴益庭还让管床护士将自己的就餐卡送给了他们 , 并一再叮嘱护士 , 要是郭慧超的父母问起来就说是医院照顾困难患者的 。 护士不解地问:“主任 , 为什么不直接说是你给的呢?毕竟卡上的钱都是您个人充的啊!”柴益庭主任只是憨憨一笑 , 说道:“我不想给他们造成心里负担 。 ”
这件事情后 , 脑病科一病区的医护人员都有了一种“坏习惯” , 今天我多买了一份饭 , 明天我多打了一份菜 , 都是很不客气的让郭慧超的父母帮助“消灭” 。
- 正在公示!长治24人
- 国家级重点专科: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脑病科
- 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1月16日——1月17日周六周日国医堂、门诊出诊安排
- 长治二院医养结合护理院主任王补青为您讲解《如何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
- 眉山市中医医院:一面锦旗,传递医患真情
- 32岁子宫内膜癌患者搏命产女!医患携手,抗癌4年终圆妈妈梦
- 医患同心暖人心 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助困难患者渡难关
- 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患者赠送锦旗 感恩医者仁心
- 患者|「感人的医患故事」 山西省汾阳医院:伤口护理“乳腺”缘
- 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小小感谢信 浓浓医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