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守着麻花手艺却致贫的贫困村,为啥又靠麻花脱了贫

:原题为_第一财经|守着麻花手艺却致贫的贫困村,为啥又靠麻花脱了贫。
手中掌握着流传几百年的“贡麻花”制作技艺 , 数年前的张瑞德却是麻花庄村欠下28万元外债的贫困户 , 甚至连孩子上学的钱 , 都是前来驻村的时任第一书记捐助的 。
“说出去你都不信 , 我们村好多人 , 守着祖传的手艺 , 日子却越过越穷了 。 ”回忆当年的窘迫 , 张瑞德颇有些难为情 。
他所在的河南省民权县麻花庄村 , 原名五里河村 , 村里100多户张姓人家 , 大多以张元述及其子张万玢为祖先 , 两位先祖以麻花手艺传世 , 也因此 , 村中不少张姓人家 , 都有农忙时耕作、农闲时制作、售卖麻花的传统 。
《睢州志》、《民权县志》甚至还记载 , 在200余年的手工艺传承中 , 张家先人曾多次将所产麻花作为贡品进贡 , 也因此 , 当地所产麻花又被称为“贡麻花” 。 不过 , 由于历史实在久远 , 普通人已很难将这种零食餐点与“贡品”相联系 。
第一财经|守着麻花手艺却致贫的贫困村,为啥又靠麻花脱了贫
文章图片
守着手艺却致贫
令不少人意外的是 , 这个当地流传百年的“贡品”工艺 , 不仅没有帮助麻花庄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 反而有不少村民被评定为贫困户 。
张瑞德家便是其中的一户 。
为啥守着麻花手艺 , 还会致贫?“主要还是那时候价格太乱了 。 ”张瑞德说 , 由于大家手里都掌握着“贡麻花”工艺 , 1984年之后 , 伴随着国家鼓励搞活乡村经济 , 村里不少人都开始将制作、售卖“麻花”作为赚取外快的方式 。
张瑞德家也从1988年开始 , 在农忙之余 , 制作、售卖“贡麻花” 。 每天凌晨三四点 , 他和妻子、老母亲就已经起床了 , 3个人每天累死累活 , 能在天亮前制作出20多斤麻花 , 经过和面、油炸、晾干等几个工序后 , 新鲜的“麻花”就出锅了 , 那时 , 农村没有商超 , 再加上这些“麻花”动辄长达三四十厘米 , 大家不约而同想到的 , 都是骑上自行车 , 在周边的十里八村走街串巷 , 沿街叫卖 。
麻花大同小异 , 口感也相差无几 , 你的能卖掉 , 可能邻居家的就不一定能卖掉了 , “麻花”保存不易 , 有的卖家担心过期 , 于是开始降价 , 结果 , 麻花的价格也就逐渐从1.2元/斤(1988年前后价格) , 降到1元/斤 , 到最后 , 甚至跌到了6毛/斤——这已经连本钱都顾不住了 。
“都没想过抱团 , 都是各自为战 , 一卖不动就开始打价格战 。 ”回忆当年 , 张瑞德不无惋惜 , “那时候 , 大家咋都没想过抱团呢?”于是 , 每年总有几户制作麻花的人家 , 因为亏损被迫关门倒闭 。
张瑞德家也在苦苦支撑三年之后 , 因为连年亏损不得不退出麻花行业了 。
就这样 , 本指望着靠麻花致富的麻花庄村村民们 , 不仅没能靠麻花赚钱 , 反而成为了贫困户 。 到2014年时 , 麻花庄村已经有76户村民沦为贫困户 。
不过 , 也有人在苦苦支撑 , 譬如张培仁 。 这位今年80多岁的老人 , 曾是一名民办教师 , 后来 , 为了给四个孩子挣“嫁妆”钱 , 他下海进入麻花行业 , 虽然一直没赚到大钱 , 不过 , 他却一直苦苦支撑 , 在他的鼓励之下 , 麻花庄村每年仍有十几户人家 , 坚持制作麻花 , 但每年不休止的价格战 , 让每个人都成为受害者 。
第一财经|守着麻花手艺却致贫的贫困村,为啥又靠麻花脱了贫
文章图片
麻花推销员
涣散的人心 , 也让曾经的麻花庄(当时名为“五里河村” , 下统一称为“麻花庄村”)村委会成为大家都不愿意接手的烂摊子 。 2017年底 , 到麻花庄村接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河南省司法厅官员杨永峰发现 , 村里三名村干部 , 年龄最大的时任村支书张玉林已经73岁 , 另外两名也分别有67岁、51岁 , 村委会的账上 , 不仅没有一分钱 , 还倒欠了3000多元的水电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