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战争时期的诺奖颁发,是科学界的盛会,还是政治操纵的工具?( 二 )


虽然日本这个国家给世界留下的印象并不是很好 , 尤其是作为二战的元凶 , 受到了众多人的抵制 , 但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创造力 。 以二战之后日本的诺奖成就来说 , 完全是东方国家的顶梁柱 。 那为何在二战之前 , 实力十分强劲的日本为何没有获得获奖呢?毕竟与它一起发动二战的老队友德国一度是诺奖获得者的热门人选?
【科学家|战争时期的诺奖颁发,是科学界的盛会,还是政治操纵的工具?】
要说日本在二战之前的著名成就 , 北里柴三郎开拓了血清学这一新的科学领域 , 志贺洁发现痢疾杆菌;野口英世发现了钩端螺旋体 , 制造了响尾蛇毒血清等等 , 这些都是有可能获得诺奖的备选人物 , 并且影响力并不比当年获得诺奖人物的成绩低 , 但并未获得诺奖的青睐 。 在此期间 , 野口英世曾数次提名诺贝尔奖 , 但最终都毫无结果 。
至于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则是当时西方的“别让黄种人太早获奖”的观念 , 也就是当时的评委是存在种族歧视的 , 对于东方人的偏见让他们影响了诺奖的评选 , 这与诺贝尔生前的遗愿是相违背的 , 但是无可奈何的是 , 主动权掌握在那些人的手中 , 所以没获奖也只能是十分无奈 。
二战之前 , 在诺奖舞台之上最为耀眼的自然便是德国 , 作为曾数次蝉联某个奖项的国家 , 德国可以说是诺奖史上的奇迹 , 而且当时德国在西方的影响力十分强大 , 尽管经历过一战的战败 , 但是一战之后 , 德国依然能够废墟之上重建强大的实力 , 成为了诺贝尔奖的热门得主 , 不得不佩服德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创造力 。 但二战之后 , 德国被分解 , 当苏联人热切地搬走德国的工业机器之时 , 美国人早已经盯上了德国那些优秀的科学家们 , 所以美国真正的科学技术崛起也正是二战之后的科学家聚集 , 让它也成为了诺奖获得上的常客 , 当然这也与美国的政治影响力有莫大的关系 。
但要说战争对于诺贝尔奖的政治影响 , 必然是存在的 , 但在一定的实力面前 , 诺奖本身也是会选择妥协 。 阿道夫·布泰南特在性激素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 , 他于一九三九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奥托·哈恩是德国化学家 , 他因发现了”重 核裂变反应”荣获一九四四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等等 , 此时应正值二战期间 , 作为战争元凶的德国 , 却能获得诺贝尔奖 , 当然也是对科学实力的一种肯定 , 但要知道二战前的德国 , 可是诺奖的常客 , 但二战之中和二战之后 , 他便快速地没落下去 , 因为世界的主舞台成为了美国 。
纵观二战之后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名单 , 可以很明显地发现 , 几乎清一色的是美国人 , 美国的一些高校宣传时总是提到自己的学校有多少人获得了诺贝尔奖 , 其中美国哈佛大学直接已有160余人获得诺奖 , 要知道诺奖每年的颁布只有那么几个 , 但美国却占据了绝大多数 , 不得不说美国在某些方面的影响力 。
在冷战时期 , 作为两大对立方的美国和苏联 , 也可以在诺奖颁发上看到两者对于西方的影响力 。 虽然说冷战时期的苏联也曾获得过诺贝尔奖 , 但其实十分有限 , 而且以诺贝尔文学奖颁发为例 , 苏联作家获奖之后在国内也引起了相应的争议 , 尤其是在国内还有一定的政治势力的抨击 , 所以冷战时期的诺奖是存在相应的政治因素的 。
对于这种国际奖项的评定 , 其实有着多方面的因素 , 尽管科学成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 但是因为政治环境的复杂性 , 所以使得诺奖的评定常常会笼罩上一层政治的面纱 , 在相应的实力之下 , 诺奖更看重于获奖者的政治属性以及国家影响 。 在以美国主导下的世界环境之中 , 诺奖自然也会倾向于他们 , 而且国际影响力的一方面也代表着实力的绝对领先地位 , 因而使得他们始终能够在评选之中脱颖而出 。
结语能够获得诺奖确实是很多人的心愿 , 尤其是能够两次或者数次摘得诺奖桂冠绝对是让人们羡慕的 , 但对于诺奖的获得并非是绝对的追求 , 虽然如今的中国在诺奖舞台之上还没有展现出什么优势 , 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绝对落后 , 甚至于在某些方面我们已经有能力和外国一拼 , 如果仅仅为了诺奖而限制住了自己 , 其实更多的是得不偿失 。
之前写过一篇袁隆平为何没有获得诺奖提名的原因 ,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袁隆平爷爷的技术并非是绝对的原创性 , 他是在利用已有技术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一次革新 , 所以从根本上来讲 , 他的成果并不符合诺奖颁布的初衷 , 因此他并没有获得提名的机会 。 至于所谓的和平奖 , 本身就是充满争议的奖项 , 对于此奖项 , 我们也不必强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