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一项社会调查:父母用尽全力,而孩子终归平凡

周末看了一部日本纪录片《人生七年》 。
这部纪录片跟踪拍摄了来自不同地区 , 有着不同家庭背景的13个孩子 , 以七年为一个时间节点 , 分别拍摄了他们的7岁 , 14岁 , 21岁和28岁的人生境遇和变化 。 看完后 , 有两个很深的感触 。
一是 , 任凭父母再努力 , 我们的孩子 , 终究还是会成为普通人 。
二是 , 孩子们的未来其实都藏在父母的人生里 。
日本的一项社会调查:父母用尽全力,而孩子终归平凡
文章图片
父母拼尽全力 , 而孩子终将平凡
任凭父母再努力 , 我们的孩子 , 多数还是会成为普通人 。
这对于望子成龙 , 望女成凤的父母来说 , 这是最不想面对的现实 。
在《人生七年》中有这样3个孩子 , 父母在他们身上寄托了厚望 , 他们自身也特别上进和努力 , 但最终还是成为了芸芸众生里平凡的一个 。
贵子 , 她的父母非常重视她的教育 , 从小学3年级起 , 她就开始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 钢琴 , 书法 , 剑道 , 父母每周2次坐火车送她去上补习班 , 她大学毕业后 , 在航空公司当了空姐 , 但这份工作只是表面光鲜 , 背后除了要面对工作的艰辛 , 乘客谩骂指责带来的焦虑和压力 , 还有对公司经营状况的种种担忧 。
日本的一项社会调查:父母用尽全力,而孩子终归平凡
文章图片
由美 , 从小学习都很用功 , 一直都是学霸 , 在读大学期间 , 她就开始找工作 , 投了无数简历都石沉大海 , 毕业后 , 她去了一家企业的自助餐厅做营养师 , 一年后 , 她终于得到一份出版社的工作 , 24岁的她不顾父母的反对 , 只身一人去了东京工作 。 但她的职业发展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顺利 , 大城市快速的工作节奏和巨大的竞争压力让她无法喘息 , 连谈恋爱的时间也没有 , 4年过去 , 她还没有站稳脚跟 , 情感也是一片空白 , 每天都感到特别焦虑 。
日本的一项社会调查:父母用尽全力,而孩子终归平凡
文章图片
直树14岁时 , 每周三都要去上补习班 , 他当时的目标就是考大学 , 将来成为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 , 21岁的直树读大三时 , 他很努力地准备考试 , 最后没能通过警察的招聘考试 , 他到一家全国连锁咖啡店里打工 , 从一个普通的店员 , 做到了店长的职位 。 现在 , 他已经放弃了当检察官的理想 , 最大的心愿就是将来能开一家自己的店 。
日本的一项社会调查:父母用尽全力,而孩子终归平凡
文章图片
父母的财力加持 , 孩子的努力上进 , 最终 , 孩子们还是逃不过成为普通人的命运 。
其实 , 从统计学和概率学来说 , 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 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马云和郎朗 , 作为父母 , 做好两点最重要:一 , 尽力为孩子创造条件 , 帮助孩子找到内在驱动力 , 不断完善自我 。 二 , 不忘初心 , 无条件地接纳孩子 , 爱孩子 。
日本的一项社会调查:父母用尽全力,而孩子终归平凡
文章图片
孩子们的未来其实都藏在父母的人生里
孩子就像一棵小嫩芽 , 他能长多高多壮 , 除了取决于先天基因外 , 他生长的土壤也非常重要 。 而所谓的土壤就是他的家庭环境 , 父母的教育方式和人生路径 。
在中国 , 一直有种说法叫 , 三岁看大 , 七岁看老 。
而最近 , 《布朗大学》有一项研究也表明 , 孩子9岁后 , 日常活动和习惯 , 包括做家务、责任意识等 , 已经不大可能发生变化 。 就也是说 , 孩子9岁已经基本定型 。 按照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 , 孩子未来的大体走向已经初具雏形 。
在《人生七年》中有这样3个孩子 , 在他们的人生之初 , 父母的人生对他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这种影响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他们的性格 , 决定了他们的人生走向 。
日本的一项社会调查:父母用尽全力,而孩子终归平凡
文章图片
健太一家都是稻农 , 7岁时 , 他说他将来也要做稻农 。 但14岁时 , 稻农的收益减半 , 而他不想再种田 , 高中毕业后他到处找工作 , 最后在一家生产建材的工厂工作 , 被问及“对现在的生活是否满意”时 , 他沉默了很久 , 无奈地说:“想要满意 , 太难了 。 ”他一直都过得特别拧巴和纠结 , 是继续一份没有前途的工作 , 还是回家做一眼看不到头的稻农?他一直没有找到答案 , 人生特别迷茫 。
日本的一项社会调查:父母用尽全力,而孩子终归平凡
文章图片
光平出生在一个制陶世家 , 他们家已从事制陶15代人了 。 7岁时的光平表示自己以后要接父亲的班 。 但后来 , 父亲的作坊倒闭了 , 只能靠接一些小订单维持一家生计 。 这个时候 , 光平已不想再做陶器 , 但他从技术高中退学后 , 没有找到别的出路 , 最后只能回家跟着父亲制陶 , 继续父母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