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心理|「父母皆人生祸害?」别闹,完美的家庭不存在!( 二 )
这个数据看完之后你会发现 , 好像这个世界并不存在那个足够好的家庭 。 也就是很难存在这个绝对完美的家庭 。
所以再次强调一下 , 心理学强调「原生家庭」这个词的初衷是为了让人可以理解自己的性格与人格 , 这样会产生更好的改变 , 同时也是为了让之后的父母学习更加科学的育儿方法 , 但绝不是让发生的灾难后把所有的罪责都归咎在父母身上 , 所谓我们一直在归因绝非归罪 。
人随着成长 , 我们接触的人见识的事情也会再次影响我们的人格 , 甚至一部分人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改变重新找回人生的掌控感 。
就像日本作家东野圭吾所说:“谁都想生在好人家 , 可无法选择父母 , 发给你什么样的牌 , 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
03、
本文插图
复原力的一个核心意思就是 , 人们在逆境中表现得比预期要好 , 在遭遇许多不利因素时 , 这些人总能朝着好的方向努力 。
因为人和这个世界大部分生物一样我们也是一份子 , 只要在这个世界存在的生物都有极其强烈的“复原力” , 不然你看那些遭受摧残的小花小草 , 它们依然不倒 , 就更加说明了问题 。
很多人的原生家庭糟糕 , 但是他们没有停下成长的步伐 , 依旧寻找内在的力量 , 最终也是获得相对幸福的人生 。
1955年 , 心理学家埃米.维尔纳和露丝.史密斯发起了一场研究计划 , 研究的主题是早期逆境对人生毁灭性的影响 。
他们研究了698名婴儿 , 这些婴儿大多来自糟糕极端的家庭 , 他们父母也长期生活在贫困家庭中 , 几乎没有工作 , 学历教育也很差 , 部分家庭还有犯罪前科与成瘾精神等问题 。
这些婴儿大部分在10岁左右出现了学习问题 , 18岁时出现各类精神和行为问题 。
后来 , 人们发现还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孩子就算在这种糟糕家庭成长 , 成年后依旧成为有能力有爱心有责任的成年人 , 而且后续的人生也比父辈好 , 同时收获了幸福的再生家庭 。
这个结果说明 , 原生家庭虽然会对人造成巨大影响 , 但我们依旧有能力发生改变 , 因为我们还有“复原力” 。
04、
本文插图
1938年 , 哈佛大学的医生兼研究员阿伦.博克开始了对幸福感的研究 , 这是历史上针对幸福感开展的持续时间最久的研究项目 。
他们跟随研究对象从青年到老年 , 最终发现 , 影响一个人生活是否美满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财富与地位 , 而是:爱 。
同时 , 原生家庭给人带来的影响是性格方面 , 而这些影响也是和父母的关系中 , 我们产生改变也需要在关系中 , 那么如果你想要改变 , 就尝试接触更加幸福与健康性格人群 , 这样潜移默化就会带给你不同体验从而取代过去糟糕的归因模式 。
人们在遭遇某个问题时往往会产生一种疏离感 , 觉得自己的问题与众不同 , 但太多人面临的问题是相似的 , 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孤独 。
所以回归人群会让你感受到人群的力量 , 大家会抱团取暖 , 彼此分享自己的痛苦与秘密会让人更加有力量感 。
有研究表明 , 在经历了早期逆境后 , 依然能在成年后感觉良好的最有力因素之一就是能够主动把秘密分享给别人 。
最终 , 我们要学会与自己和解 , 甚至接纳那些痛苦 , 这里我强调一下 , 接纳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并不是承认他们做出的伤害是正确的 , 只是由于人格形成后 , 我们的确被糟糕原生家庭限定了一部分 , 这里也只能接纳它们 , 只有接纳才能远离无穷无尽的怨恨与痛苦 。 把自己所有遭遇都归因于“原生家庭”的受害者心态 , 并不会真正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
这里给大家一个好消息 , 研究者们发现 , 到了后半生 , 很少会有老人跟他们谈论童年出现的问题 。
- 扬子晚报|“天才少女”10岁考大专 ,其父:她说父母带上了错路
- 一纸水与青|是中国古建代表,被称为“晋阳奇观”,太原“最被认同”的地标
- 澎湃新闻|全球城市观察︱搬回父母家,疫情期间“回巢”的美国年轻人
- 「孩子」“闺女,你5岁的弟弟靠你养了”,女儿反驳的话,让父母悔不当初
- 知识百科|具荷拉财产分割审判推迟 哥哥与父母将三方会面
- 心理学家:一个人活到多少岁最合适?心理学家的答案很一致
- 婆婆@婆婆带孙子,却要求儿媳父母出一半钱,儿媳:孩子跟我姓,我父母全负责
- 妈妈育儿小助手|还要先给姑姑50万?这年头不懂法真不行,独生女继承父母房产
- 心理学|焦虑症:走出焦虑症只需要这3步,时间久了自然就没了
- 陕西心理健康研究会|宋馨:魅力女性!硬核风采!最美心理公益人爱的亲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