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谁死伤谁有理?正当防卫,有它撑腰!

_原标题是:谁死伤谁有理?正当防卫 , 有它撑腰!
面对不法侵害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绝不是唯一:可以为了自身安全而迅速躲避 , 也可以为了固定证据而冷静隐忍 , 但如果决定奋起反抗 , 不用怕 , 司法为勇敢撑腰!
正当防卫 , 这个"古老"的话题 , 如今有了更加丰富而明确的内涵 。 9月3日 , 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 , 发布《最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 。 意见开宗明义地写道:
防止"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的错误做法 , 坚决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 。
正当防卫|谁死伤谁有理?正当防卫,有它撑腰!
文章图片
这份意见 , 可不是简单对现有法律的重申和宣示 。 它用清晰直白的语言 , 对具有争议的学术问题给出司法实践的答案 , 它用果敢坚定的信念 , 指导司法机关从今往后的执法办案 , 更重要的是 , 它用最真诚炽热的情感 , 回应大家的关切--关于公平 , 也关于深藏于每个人心中的正义 。
为什么这么说 , 看完新规的这3个要点 , 你就能明白 。
1、防卫的范围扩大了!
针对什么样的行为、什么样的人 , 可以正当防卫?曾经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学术问题" 。 汗牛充栋的著作、论文各有看法 , 又都能自圆其说 , 似乎皆有道理 。
毫无疑问 , 针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这样往往具有暴力性质的犯罪 , 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 那么 , 对盗窃、诈骗这样似乎"不那么危险"的犯罪能不能正当防卫?
对于针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显然可以正当防卫 , 那么自己跳入危险之中"路见不平 , 仗义出手"算不算正当防卫?
对成年人实施的犯罪可以正当防卫 , 可如果实施犯罪的是孩子或者精神疾病患者 , 还能不能叫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谁死伤谁有理?正当防卫,有它撑腰!
文章图片
这些曾让学者在长夜孤灯下抓掉大把头发的问题 , 现在新规给出的答案 , 非常明确:
--正当防卫针对的是不法侵害 。 不法侵害既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等 , 也包括非法侵入住宅、非法拘禁 , 甚至包括财产犯罪比如盗窃、诈骗 。
--不法侵害包括针对自己的 , 也包括针对他人的 。 如此一来 , 一些见义勇为的行为终于有了法律上的明确评价--他们的"学名"叫做"正当防卫" 。 法律名副其实成为成文的道德 , 两者将释放出更大的合力 。
--可以防卫未成年人 。 新规这样规定 , 成年人应当劝阻、制止;劝阻、制止无效的 , 可以实行防卫 。 通俗来说 , 对胆敢犯罪的"熊孩子" , 骂得也打得 。
--可以防卫精神疾病患者 。 应当尽量使用其他方式避免或者制止侵害;没有其他方式 , 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 , 可以进行反击 。
--可以防卫实施不法侵害者的现场同伙 。 举个剧集中常见的例子 , 主角面对一群歹徒的围攻 , 小头目虽未直接动手 , 却在一旁指挥 , 这时采取"擒贼先擒王"的策略 , 并未逾越正当防卫的范围 , 坏人"活不过三集"于法有据 。
福建赵宇案、涞源反杀案、云南唐雪案……在那些曾受到广泛关注的正当防卫案件中 , 都能看到这些新规的雏形 。 司法实践回应社会关切 , 追寻公平正义的智慧结晶 , 如今在新规中熠熠生辉 , 引人注目 。
其实 , 能够平息"学术争议"的 , 与其说是司法机关的一锤定音 , 不如说是人们心中早已存在的正义共识 。
2、防卫的时间延长了!
啥时候可以进行防卫?
这看起来似乎不是个问题 , 众所周知 , 正当防卫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 , 如何定义"正在进行"这四个字 。 一谈定义 , 总会让人陷入苏格拉底式的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