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诺兰|深度解读《信条》:从始至终还是由终至始?诺兰隐藏在片中的时间密码( 三 )
本文插图
《信条》剧照
在这一段中 , 确实非常容易迷失在各个不同势力的纠缠中 , 尤其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穿戴着完全包裹起来的战斗服装 , 所有人都带着呼吸面罩 , 无法通过吸氧来进行区分 , 只能用红色和蓝色的袖章进行分辨 。 观众能看到一栋被炸断的大楼 , 在下一秒恢复原状 , 又在再下一秒被正、逆两边的火箭炮分别击中再次断裂 , 也会看到在同一个时间点 , 会有三个同一个人出现 。
如果没有铺垫直接展现这一段 , 相信几乎所有的观众都会一头雾水 。 不过正如前文所说 , 诺兰是一名贴心的导演 , 在前面的故事“街头追车大战”和“机场战斗”中 , 就已经用非常精细的方式 , 一点点将正向与逆向的战斗呈现出来 。 两段故事 , 分别从人与人之间的单打独斗 , 以及多辆汽车之间的追逐 , 展现了正向与逆向究竟是如何运作 , 两者之间的结合会带来怎样的效果 。 诺兰与特技团队研究了许多不同的战斗动作 , 用大量的时间与这些特技演员一起准备和编排 , “我们真的试图探讨影片中的动作如何运作 , 感觉就像我们能破解(谜题)一样 。 ”
在采访中 , 约翰·大卫·华盛顿就表示那一段打斗 , 完全都是经过排练后的真实反应 , 武术指导为他与替身演员设计出一种正向与逆向互相搏斗时的动作 , 其中有不少动作都因为逆向而带来违背物理常识的错觉 。 街头追逐中始终倒着开的汽车 , 也是通过特技演员直接进行的高速倒车实拍完成 。
本文插图
《信条》剧照
对《信条》来说 , 一次的观影是不足以真正理解这部影片的 。 界面文娱采访人员在上映前经过两次看片 , 非常明确地感受到“二刷”之后带来的别样感受 。
对普通观众来说 , 第一次的观影过程 , 是从一头雾水到懵懵懂懂 , 再到恍然大悟 , 但在感叹之余影片便已结束 , 只得惊叹环形结构的精巧以及构建起的成熟世界观 。 整体感受就如同在游戏中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同主角一起踏入迷宫 , 每找到一个机关都是新鲜的 。 直到最后虽然走出迷宫 , 但回味起来还有许多块细节是缺失的 , 尤其是当整个故事的环形结构围拢后 , 更希望去填满这些缺失的板块 。
本文插图
《信条》剧照
【克里斯托弗·诺兰|深度解读《信条》:从始至终还是由终至始?诺兰隐藏在片中的时间密码】第二遍观看时感受截然不同 , 就如同这个迷宫已经走完之后 , 再重头回溯一遍 。 大量的信息细节将第一次遗漏的板块补齐 , 整个拼图以更加完备的形态出现在眼前 , 对《信条》没有明确提到的故事 , 才能更清楚的理解 , 也只有建立在这样的理解下 , 观众才更容易理解片中角色之间的情感羁绊有着怎样的基础 , 产生共情 。 至于三刷、四刷还会有怎样不同的体验 , 还得等待上映后进行挖掘 。
推荐有条件的观众 , 尽可能走进IMAX激光放映厅或杜比影院进行观看 , 能够在视觉和听觉上获得最大程度的享受 。 就算在详细的解读后 , 可能还是担心无法完全理解《信条》中的桥段或故事点 , 起码片中紧张激烈的画面和极为生动贴合的音效 , 也能带来不虚此行的体验 。
推荐指数:必看无疑 。
- 第一财经|票房高靠二刷?诺兰此时上映烧脑《信条》勇气何来?
- 电影院|《信条》中国票房破2亿,诺兰的票房魔力能否持续?
- 小飞人|十年诺兰口碑最差!没事儿千万别去看《信条》
- 深度|创意信息:与成都市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深度合作协议
- |西装、奶奶针织衫显老气?深度解析“衣橱单品”,多看一眼就赚了
- |西装、奶奶针织衫显老气?深度解析“衣橱单品”,建议你一定要看
- 中国新闻网|瓦努阿图群岛附近海域发生6.6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环球网|【深度】突然驱逐15名中国公派留学生,美对华留学限制还将走多远……
- 人民网-人民日报|北斗,为用户提供丰富广泛的应用服务(深度观察)
- 广汽蔚来|【深度】廖兵和他的广汽蔚来:大树底下的“炙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