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拯救珊瑚|海水温度升高,北部湾大量珊瑚白化面临死亡( 三 )


为何今年的台风比以往来得更晚?中科院曾公开解释认为 , 今年自入夏以来 ,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南 , 台风生成地以下沉气流为主 , 对流较弱;同时 , 南半球跨赤道气流偏弱 , 也削弱了对流发展;而西太副压由于太靠近赤道的缘故 , 也难以提供台风生成必需的地转偏向力 。 因此导致今年8月之前台风生成和登陆均偏少 。
此外 , 有研究显示 , 北部湾缺少上升流 , 其潮流形式也容易在海南岛西北方向形成闭合环流 , 从而降低水交换速度 , 而这些都是导致北部湾局部海域出现长时间高温的潜在因素 。
李秀保表示 , 目前仍难以确定海温高背后的所有原因 , 不过缺乏足量台风和上升流 , 应该是此次大规模珊瑚白化不容忽视的原因 。 其中一项佐证是 , 海南岛东部和南部的珊瑚此次幸免于难 , 便受益于夏季上升流的缓冲降温作用 。
保护珊瑚 , 时间愈发紧迫对于此次白化事件 , 李秀保认为公众无需恐慌 , 因为珊瑚白化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二十多年:“但问题本身是非常严重的 , 说明以前不是问题的 , 现在也是问题了 , 应该持续做的事就是保护 。 ”
李秀保介绍 , 全球范围内共发生过三次世界级规模大白化 , 第一次在1997 , 第二次在2010年 , 第三次自2015年开始 , 至今陆陆续续仍没有完全停止 。 三次白化的程度一次比一次严重 , 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 意味着珊瑚白化已成为一种大趋势 , 留给人类保护珊瑚的时间也越来越紧迫 。
以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澳大利亚大堡礁为例 , 大堡礁近年来已出现显著退化趋势 。 2020年4月 , 澳大利亚科研人员发布消息称 , 3月底曾发现大堡礁北部和中部出现大面积白化 , 尤其在南部首次发现了大规模白化 。 研究人员认为 , 这是由海水温度变化等原因导致的白化 , 全球气候变暖仍是珊瑚面临的重大威胁 。
澎湃新闻|拯救珊瑚|海水温度升高,北部湾大量珊瑚白化面临死亡
文章图片
健康生长的海底柏柳珊瑚
“其实就是温室气体太多 , 全球目前都非常重视 , 但解决起来很难 , 跟地方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 某个国家或区域采取非常有效的措施是非常难的 。 ”李秀保说 。
他表示 , 减少渔业活动和人类干扰 , 使生态系统更加平衡 , 是更容易做到的事 , 尤其在国内 。 由于国内珊瑚礁位于世界珊瑚礁分布的北部边缘地区 , 离赤道较远 , 因此气候变化引起的直接影响 , 往往没有沿海利用开发导致水质变差和生态系统失衡带来的影响大 。
李秀保举例称 , 比如过度捕捞海洋生物(包括珊瑚礁生态系统内的功能性生物) , 会造成草食性生物量大幅减少 , 从而导致海洋藻类大量繁殖 , 加剧藻类与珊瑚争夺栖息地 , 最终使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再比如 , 大量海洋养殖会增加营养盐浓度 , 此举也会造成大型海藻增多 , 阻碍珊瑚的健康生长或自然恢复;以及各类海洋工程 , 可能会引起海水浑浊 , 如果颗粒物不断在珊瑚表面沉积 , 会导致珊瑚窒息死亡 。 而水质变差、生态系统失衡后 , 还有一种名为“长棘海星”的生物也有可能暴发 , 它们会大量啃食珊瑚 , 造成珊瑚大量死亡 。
不仅如此 , 李秀保和李元超均提到 , 水质条件和生态系统平衡程度 , 也可能会影响珊瑚对温度等气候环境的耐受性 。
澎湃新闻|拯救珊瑚|海水温度升高,北部湾大量珊瑚白化面临死亡
文章图片
珊瑚健康生长状态
李元超建议 , 海洋利用开发应能免就免 , 不得不的情况下适度开发 , 并尽量采用轮换机制 , 比如定期更换开发利用的地点或时间 。 他说 , 该做法实际上已被国内多项规划纳入 , 但具体落实情况仍与保护初衷存在差距 , 公众观念仍有待转变 。
李元超曾采集了少量此次尚未死亡的珊瑚 , 请海南大学用离体培养的虫黄藻尝试感染珊瑚 , 让两者重新共生恢复生长 。 但他对此并不抱太大希望:“野外温度还在不停升高 , 能挽救多少呢?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跟踪监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