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产品估值指引“呼之欲出” 信托业净值化转型提速( 二 )


非标资产转型存难点
对于信托业而言 , 证券类产品净值化并不存在障碍 , 一位信托行业观察人士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 “证券类信托产品的收益率一直都是净值类型的 , 本身就是浮动的 。 ”但如何推动非标资产转型就成为不少信托公司“头痛”的问题 。
这其中关键点就在于非标产品如何估值?廖鹤凯进一步介绍称 , 非标产品的估值在现金管理类产品中其实已经实践了很多年 , 在更大范围的固定收益类产品转换的过程中 , 信托公司需要更多解决的是市场接受度的问题 , 完成产品的平滑过度 。 这个过程必然是有步骤推进的 , 基于现有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的交易模式 , 过渡期做到产品净值在合理的范围内波动 , 基于底层资产情况评估产品的公允价值 , 后续可以构架产品的二级市场交易获取更加灵敏的市场化的公允价值 , 甚至创造交易工具来平抑产品净值的波动 。
不少信托公司从业人士也认为 , 信托产品估值也面临估值方法缺少行业性可执行标准 , 底层资产数据可获得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有限 , 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缺少统一估值标准和方法 , 信托公司人员、系统配置不足等困难 。
亦如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谈到的 , 现阶段 , 信托行业在产品估值方法上缺少可执行标准 , 尤其在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估值方面 , 信托公司在专业人才及系统建设方面有待加强;另一方面 , 信托产品净值化文化氛围尚未形成 , 投资者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
“由于非标产品是信托公司主动管理的核心产品 , 探索此类产品的净值化管理将成为攻坚工程 。 这其中 , 股权投资类产品已经形成较为共识的估值方法 , 诸如现金流折现等 , 我国基金业协会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估值体系架构 , 可以进一步借鉴 。 而对于非标债权信托产品的净值化管理难度更大 , 相关实践和理论研究都不多 , 基础数据不充分 。 在具体估值方法选择上 , 摊余成本相对简单 , 也符合资管新规对于适用摊余成本的前提条件 , 但是估值精确性不高;使用公允价值方法估值则由于信托产品尚未建立公开交易平台 , 难度较大 。 ”袁吉伟说道 。
【产品|产品估值指引“呼之欲出” 信托业净值化转型提速】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孟凡霞 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