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清朝保甲制度到底有多尴尬?皇帝想的很美,百姓却不买账( 二 )


据清朝文献记载 , 此次保甲制度的整顿把范围再一次扩大 , 把在内地开张贸易和置实业的人、旗民村庄、盐厂和矿厂工人、绅士、边外蒙古地方种地民人、沿海商渔船只、船员、水手、内河船只、寺观僧道等等 。
慎重选择保甲长 , 由士民公举 , 然后由保官点充 , 甲长的职能范围也随之扩大 , 不仅仅维护地方治安 , 还专司查报甲内的一切违法乱纪扰民的现象 , 以及面生可疑的人 , 还调解纠纷 , 参加赈灾 , 宣讲法令 , 教化民众 , 征收赋税等等 。
【历史故事】清朝保甲制度到底有多尴尬?皇帝想的很美,百姓却不买账
文章图片
康熙
可以说乾隆是对前面清朝统治的归纳改进 , 这是清朝对保甲制度的最大范围的更改 , 此后清朝再无更大的整顿和修改 。
三、保甲制度在清朝中后期宛如鸡肋
在清朝中后期的时候 , 保甲制度的功能性越来越小 , 邻居之间、上下行政单位之间彼此生疑 , 很多人也是听到空穴来风的消息就直接上报 , 也有的因为某件事情导致邻里相处不愉快为了报复邻居造成了很多的冤假错案 。
人们对此苦不堪言 , 甚至民怨沸腾 , 纷纷要求取消保甲制度 , 取消保长 。 清朝的统治者以为就靠保甲制度可以使自己的治下社会安定 , 人人都不再有对大清江山觊觎的想法 , 做到满汉一家 。 其实只是自己做梦罢了 , 老百姓根本就不买账 。
【历史故事】清朝保甲制度到底有多尴尬?皇帝想的很美,百姓却不买账
文章图片
结语
从保甲制度的发展演变来看 , 它的出现是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而发展起来的 , 它是统治者维护国家次序 , 保障社会治安 , 维持臣民安居乐业和经济建设的一种有效手段 , 对国家统治有一定的效果 。
保甲制度从商鞅变法开始使秦国从一个穷困弱小的边陲之地一跃成为关东六国合纵所不能胜的强国 , 可谓如虎添翼 。 这种制度也被历代所继承 。
尤其是北宋的王安石变法 , 王安石所提倡的保甲法再配合保马法 , 使北宋对西夏熙河地区的战役取得了首次大胜 , 这是因为保甲在战时提供了合格的兵源 , 保马给军队提供了合格的马匹 。 到了元朝时期 , 保甲制度的负面作用开始大于它的正面影响了 。
【历史故事】清朝保甲制度到底有多尴尬?皇帝想的很美,百姓却不买账
文章图片
明朝的时候 , 保甲制度严苛 , 对人民的思想压迫大于对社会治安的防控 。 清朝前期 , 保甲制度对安置难民起了良好的作用 , 使这些难民有事可做 , 又能强身健体 , 又能提高素质 。 随着清朝的统治范围越来越大 , 人口越来越多 , 保甲制度也变得很难操作 , 大家唯恐告状告得晚了 , 互相彼此生疑 , 不利于人们之间的团结 。
【历史故事】清朝保甲制度到底有多尴尬?皇帝想的很美,百姓却不买账】但是它连坐的特点 , 使民众也受到了一定的控制 , 有时甚至让下面的人苦不堪言甚至民怨沸腾 , 所以这种制度对封建社会利弊参半 , 随着时代发展也会被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