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央视《味道》聚焦阳泉“庆丰收”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央视《味道》聚焦阳泉“庆丰收”】来源:阳泉日报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央视《味道》聚焦阳泉“庆丰收”经过一个多月的沟通和前期采访 , 8月27日 , 中央电视台10套科教频道《味道》栏目组来到我市 , 开始进行为期8天的取景拍摄工作 。
《味道》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精心打造的大型美食文化类系列节目 , 也是科教频道重点推广的品牌节目 。 节目每年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国庆期间播出 , 内容围绕中国及世界各地的美食与美食背后的风俗文化展开 。
在我市拍摄期间 , 栏目组先后走进盂县梁家寨乡、平定县娘子关、城区小河村、郊区咀子上村等地 , 围绕我市境内的传统核桃月饼、压饼、酱油醋罗非鱼、豆豆汤、红稠饭、花椒叶饼、枣介糕、抿圪斗、干锅香汁驴肉等地方传统美食 , 以及打铁花、剪纸等民俗文化展开 , 向观众展现我市各异的舌尖美食、有趣的民风民俗、秀美的山川风光 。
“阳泉系列共有三集 , 此次的拍摄主题是‘庆丰收’ , 这8天的拍摄内容将制作成一集特别节目 , 时长45分钟 , 预计在今年国庆节期间播出 。 此后 , 我们还会再来阳泉拍摄另外两集的内容 。 ”《味道》栏目组导演林晓东介绍 。
为了赶工期 , 8月28日早上6点 , 《味道》栏目一行十人便从市区出发了 。 当天是他们在我市拍摄的第二天 , 前一天结束了在盂县梁家寨乡的传统烤制核桃月饼拍摄工作 , 回到酒店已过了晚上10点 。
此行的目的地是娘子关 , 栏目组希望用他们的镜头 , 记录下娘子关那潺潺流水、悠悠古镇上的袅袅炊烟 , 压饼、水磨面、酱油醋罗非鱼等传统美食皆在其中 。
到达娘子关才早上7点 , 小镇已经在晨光中醒来 。 与当地人一起 , 摄制组享用了一顿在我市常见的早餐 , 漂抿曲、油条、老豆腐 , 几口下肚 , 因迟睡早起而带来的困乏便一扫而光 , 每个人都快速进入了状态 。 因为前期做了交流沟通 , 所以正式拍摄起来还算顺利 。 摄影师通过推、拉、调整焦距 , 很快就找到了最佳拍摄角度 。
第一个出场的是压饼 。 在摄像机下 , 今年35岁的王永珍先将两片压饼鏊抹上少许植物油 , 舀上一勺调好的面糊 , 倒在其中一片上 , 然后将两片鏊压合 , 以炉台为支点进行翻转烘烤 , 一系列动作纯熟连贯 。 刚出炉的压饼色泽鲜艳、薄如纸片、纯香浓郁 。
主持人曹洋在镜头前拿起一张压饼先是吃了少许 , 待介绍完毕出了镜头 , 他一边跟同事聊着天 , 一边将剩余的饼吃了个干净 。
娘子关压饼之所以闻名 , 因为用的原料是水磨面 。 这就引出了当天的第二个拍摄内容——水磨面 。 在娘子关水磨文化园内 , 林晓东紧紧盯着镜头 , 看着一颗颗玉米粒经过水磨的碾压 , 变成又细又香的水磨面 。
“阳泉这个地方真是不错 。 ”林晓东已在《味道》栏目组从事导演工作7年 , 几乎拍遍了大江南北的美食 , 谈及对阳泉的印象 , 他不吝赞美之词 。
值得一提的是 , 《味道》栏目组此次“寻味”阳泉 , 与一个人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 他就是《味道》团队中的摄影师苏浩 。
原来 , 今年32岁的苏浩是地地道道的平定人 , 长期在北京发展 。 在阳泉出生长大的苏浩知道家乡的美景美食有多诱人 。 “咱们这里的好东西很多 , 希望随着节目的播出 , 能被全国更多的人知道 。 ”苏浩说 , 此次回到家乡 , 他的心情与以往不太一样 , 更多了一些责任感和使命感 。
为了在镜头前更好地展现阳泉 , 同一个镜头 , 节目组往往会拍摄多遍 , 从上午8点 , 一直到晚上9点多 。
此后的几天内 , 盂县梁家寨乡的七八个厨师同时开灶、城区小河村流光溢彩的打铁花、郊区咀子上村农家乐的热闹景象 , 都将在《味道》栏目组的镜头中留下身影 。